德国认为,匈牙利有义务执行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的逮捕令 获悉普京很可能会在两周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匈牙利举行会谈后,德国外交部强调,匈牙利目前有义务遵守《罗马规约》的要求。 “匈牙利目前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因此有义务执行国际刑事法院发布的逮捕令。” 匈牙利是国际刑事法院(ICC)创始文件《罗马规约》的缔约国。2023年,该机构对普京发出了逮捕令 ,指控俄罗斯总统“非法将儿童从乌克兰被占领土送到俄罗斯联邦”。 要理解德国这番话的分量,就得先弄清楚这张逮捕令到底是怎么回事。国际刑事法院(ICC)不是一个随便的机构,它是基于《罗马规约》成立的,目的是审理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等严重罪行的个人。 匈牙利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早就承认了该法院的管辖权。去年,ICC对普京发出了逮捕令,具体的指控内容相当沉重,指向的是“非法将乌克兰儿童从被占领土转移至俄罗斯联邦”这一战争行为。 这张逮捕令在法律层面上意味着,任何一个《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只要普京踏上其领土,理论上就应该立即将其逮捕,并移交给海牙。 然而,这里的关键词是“理论上”。ICC本身没有警察部队,它的所有威慑力,都建立在各个成员国的自觉执行之上。这就为接下来的剧情埋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 悬念的另一方,匈牙利政府的态度其实早有端倪。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欧盟内部一直扮演着一个独特的角色,他与莫斯科保持着相对温和的关系,多次反对欧盟对俄罗斯的某些制裁措施,并强调匈牙利自身的国家利益优先。 对于ICC的逮捕令,匈牙利政府官员过去也曾公开表示,执行逮捕令的想法是“荒谬”且“违背匈牙利利益的”。这种表态,几乎是在法律义务和政治现实之间划下了一道清晰的鸿沟。 现在,德国的强硬表态,无疑是想将匈牙利从这条政治现实的轨道上,硬生生拉回到法律义务的轨道上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讨论,而是变成了对匈牙利政府信誉和立场的一次直接挑战。 这场风波的背后,其实是欧盟内部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的又一次爆发。以德国为代表的许多欧盟核心国家,一直致力于维护一个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欧盟内部的团结一致。 他们认为,面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欧洲必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而执行国际法则是这种团结的基石。然而,匈牙利却常常被视为这个团结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布达佩斯方面更强调国家主权,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身国情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而不是盲目跟从布鲁塞尔或任何其他大国的指令。这次逮捕令事件,就像是放大镜,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理念照得一清二楚。 而让这盘棋变得更加复杂的,是可能出现的第三位玩家——特朗普。特朗普本人对国际刑事法院向来没什么好感,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甚至曾对ICC的官员实施过制裁。 他与欧尔班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都被视为欧洲乃至全球民粹主义、主权优先思潮的代表人物。如果普京、欧尔班和特朗普这三人真的在布达佩斯会面,那将不仅仅是一次外交会谈,更像是一次“非主流”国际联盟的公开亮相。 届时,匈牙利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德国的压力,更是整个西方主流舆论的审视。它会如何选择?是坚守对ICC的法律承诺,还是向自己的政治盟友展示忠诚?这个选择,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定义匈牙利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位置。 德国此刻的发声,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ICC的权威,更是在向所有欧盟成员国传递一个信号:国际法的严肃性不容挑战,欧盟的共同立场需要得到尊重。 如果匈牙利可以公然无视ICC的逮捕令,那么这个先例一旦开启,未来ICC的威慑力将荡然无存,欧盟内部的纪律和团结也将面临更大的冲击。 德国正在用这种方式,试探和捍卫着它所珍视的欧洲秩序。布达佩斯现在正坐在一个火山口上,它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这场围绕一张逮捕令展开的博弈,最终会如何收场?是法律战胜政治,还是现实压倒原则?这恐怕不仅仅是匈牙利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整个国际社会需要思考的。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