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微风]中美港口费大战昨天正式开打,可谁也没料到,刚开局就彻底“一边倒”了。很多

[微风]中美港口费大战昨天正式开打,可谁也没料到,刚开局就彻底“一边倒”了。很多人本来以为这会是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结果真相狠狠打了脸——中方拿出“手术刀”式的反制细则精准落地,美国那边却因为政府停摆,海关连收费的人都凑不齐,说好的“贸易战”直接变成了笑话。 这事得从今年4月说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拿着301调查当幌子,宣称要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服务费,还搞了个分档标准:普通货轮每净吨50美元,滚装船每净吨14美元,扬言到2028年要涨到140美元。 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为了“公平贸易”,背后是美国五大工会去年3月递的请愿书,想靠打压中国造船业重振自己的产业。 可尴尬的是,2024年美国造船业全球份额才0.1%,全年就造了5艘远洋商船,总吨位才7.6万吨,跟中国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昨天反制正式生效,中方的措施一公布,就看出了什么叫“精准”。 交通运输部早就明确了,只对美资持股25%以上、美国运营或美国建造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5次航次的钱,中国造的船舶直接豁免。 大连海事大学的教授都挑明了,这做法既守住了权益,又最大限度不影响东盟、欧盟这些第三方,跟美方搞的“一刀切”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更关键的是,中方每一步都踩着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规矩来,对比美国绕开WTO和国际海事组织、把国内法当圣旨的做法,谁在讲道理一目了然。 可美国那边呢? 本该同步执行收费的海关,因为联邦政府停摆彻底掉了链子。国会没谈拢预算,海关的收费系统升级暂停,一线查验人员甚至开始轮休,连个明确的收费流程都拿不出来。那些等着靠港的美国货轮急得团团转,船东们对着空无一人的海关窗口骂娘——毕竟每耽误一天,停泊费、燃油费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大豆、谷物出口商已经先慌了,克拉克森研究早就算过,美方这收费会让相关船舶运营成本暴涨,最后肯定得转嫁到他们头上,运费涨了,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直接就没了。 其实美方这招本来就透着心虚。 他们嘴上喊着“反不公平竞争”,可国际港口收费从来都是讲“成本回收”和“非歧视”原则,美国收的钱早就远超实际服务成本,纯粹是保护主义。 而且他们心里清楚,中国造船业现在的实力根本压不住,2024年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新船订单都来自中国,从集装箱船到LNG船的技术都攥在手里。 华泰证券的分析更直接,中国籍船舶占全球17%,美国才4%,真要硬扛,美国自己的油运、散货船企业先受不了,毕竟他们靠中国港口的次数可比中国船去美国的次数多。 现在有意思的局面来了,中方的反制细则清清楚楚,该收的费一分不少,美国却连收费的“门”都没打开。 航运公司已经开始调船了,把挂中国旗的船往欧洲、东南亚航线挪,美国航线宁愿用第三方国籍的船周转。那些之前跟着美国喊“制裁”的美国港口运营商也急了,洛杉矶港、长滩港的吞吐量本来就靠中国货撑着,现在船都绕着走,码头工人的工时都要缩水了。 大家琢磨琢磨,这场港口费大战接下来会怎么收场?美国政府要是一直停摆,他们的收费政策是不是就成了废纸?那些被架在火上烤的美国出口商,会不会逼着国会赶紧解决预算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