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如果停止缩表,那就是准备真的宽松了。我之前说过美国加息美元回流,是紧缩全球流

美国如果停止缩表,那就是准备真的宽松了。我之前说过美国加息美元回流,是紧缩全球流动性而宽松美国国内,所以美联储同时进行缩表给自己的水池放出空间。现在美国降息美元流出,对美国来说是种紧缩,此时美联储停止缩表,也就是停止紧缩,这是准备进入真正的大幅降息了。   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终于放出了信号,他暗示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这话一出来,市场立刻就有了反应,毕竟鲍威尔的表态从来都不是随便说说。   更关键的是,鲍威尔还提到劳动力市场预期持续恶化,这个信息直接给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大家对本月再次降息的预期一下子就上来了。   周二的时候,鲍威尔要去费城全美商业经济协会的活动上发言,提前准备好的讲稿里就写得很清楚:“我们长期以来阐释的计划是,当准备金略高于我们判断的与充足状况相符的水平时,就将停止缩表。”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藏着美联储的算盘。之前缩表的核心目的,就是把市场里多余的准备金收回来,避免流动性过剩。现在说要在准备金“略高于充足水平”时停手,说明美联储已经觉得当前的准备金规模快到临界点了,再缩下去可能会影响市场正常运转。   要知道,美国的银行体系全靠准备金维持日常结算,要是准备金太少,银行放贷能力会下降,企业融资成本会上升,本来就不太景气的经济可能会雪上加霜。   鲍威尔肯定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提前放出停止缩表的风声,就是不想让市场突然受惊。   再结合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看,之前美国非农数据就已经出现疲软迹象,失业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企业招聘意愿也在下降。鲍威尔直接点出“劳动力市场预期持续恶化”,等于承认了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对美联储来说,就业和通胀是两大核心目标,现在通胀虽然有所回落,但就业市场亮起红灯,自然要调整政策方向。   之前降息可能还只是试探,现在连缩表都要停了,说明美联储已经下定决心,要通过更宽松的政策来稳经济。   有人可能会问,停止缩表和降息有啥直接关系?其实两者都是宽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缩表本质上是从市场回笼资金,属于紧缩操作;停止缩表,就是不再回笼资金,相当于给市场“止血”。   而降息则是直接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鼓励企业贷款、居民消费。现在美联储先停缩表,再跟进降息,相当于一步步释放宽松信号,既不会让政策转向太激进,又能持续给市场注入信心。   毕竟之前美联储连续加息,已经让不少企业扛不住高利率压力,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房贷利率飙升导致购房者观望,开发商融资困难。要是不及时调整政策,可能会引发更多行业的连锁反应。   市场对鲍威尔的表态也给出了直接反馈,当天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国债收益率有所回落,投资者都在押注本月降息会落地。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早宽松会不会让之前抑制通胀的努力白费?毕竟现在通胀虽然降到了接近2%的目标,但还没完全稳定。   但从鲍威尔的发言来看,美联储显然更担心经济下行风险,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恶化,一旦失业率大幅上升,可能会引发消费萎缩,反而让经济陷入通缩。   所以停止缩表既是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应对,也是为后续大幅降息做准备。   回顾美联储这几年的操作,从2020年疫情期间的无限QE,到后来为了抑制高通胀疯狂加息缩表,再到现在重启宽松,每一步都跟美国经济形势紧密挂钩。   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每一次发言都要平衡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这次明确暗示停止缩表,就是在告诉大家,美联储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准备,不会让美国经济滑向衰退。   对全球市场来说,美联储停止缩表、开启降息,意味着美元流动性会逐渐宽松,之前因为美元走强而承压的新兴市场货币,可能会得到喘息机会。   但对美国本土来说,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宽松政策虽然能刺激经济,但也可能推高债务水平,毕竟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33万亿美元,降息虽然能减少利息支出,但也可能让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不过眼下对鲍威尔和美联储来说,先稳住经济和就业才是首要任务,债务问题可能要往后放一放。   从时间点来看,10月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要是本月真的再次降息,加上停止缩表的预期,美国经济可能会在年底前迎来一波政策红利。   但效果如何,还要看企业和消费者的反应,毕竟政策宽松只是外部助力,真正能拉动经济的,还是市场自身的活力。   鲍威尔这次的表态,算是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大家看清了美联储接下来的政策方向。停止缩表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宽松的起点,接下来就看美联储如何把握节奏,在稳经济和控通胀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