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我们不会讨论假设性问题。是否出兵,只能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7 月 13 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澳广播公司的直播节目中,对着镜头斩钉截铁地回应了那个尖锐到发烫的问题。 这番话直接怼向了背后施压的美国 —— 就在几天前,五角大楼 “三号人物” 科尔比还在频繁致电澳方官员,要求其明确 “台海冲突中的军事角色”,没想到换来了这样干脆的拒绝。 这场隔空交锋的导火索,是美国近期密集的施压行动。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数月来穿梭于日韩和澳大利亚之间,核心任务就是推动盟友对台海问题做出 “明确军事承诺”。 他甚至在内部会议中提出,希望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台海冲突时 “打头阵”,美军则在后方提供支持,这套 “代理人战争” 的构想,让澳日官员集体感到惊讶。 更让盟友们难以接受的是美国的双重标准。科尔比 3 月在国会听证会上曾公开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保卫台湾 “成本大于收益”;五角大楼另一位副助理部长达默更直白,称 “即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照样能过得不错”。一边贬低台湾的战略价值,一边强推盟友冲锋,这种逻辑让澳大利亚政坛不少人感到愤怒,有知情人士私下直言 “实在过分”。 康罗伊的强硬回应,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澳大利亚近年国家战略的连贯体现。作为深耕国防领域多年的官员,康罗伊曾主导过澳军工产业升级计划,深知与中国交恶的代价。过去几年中澳关系遇冷时,澳大利亚葡萄酒、煤炭等支柱产业遭受重创,仅葡萄酒出口就减少近百亿澳元,这些教训让澳政府清醒认识到自身定位。 就在康罗伊表态的前一天,访华的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刚结束在上海的行程。他在一场经贸论坛上明确表示,“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就意味着澳大利亚有就业机会”。这次为期 7 天的访华,阿尔巴尼斯足迹遍及上海、北京、成都三城,签下多项贸易和清洁能源合作协议,显然不愿因台海问题破坏正在回暖的双边关系。 事实上,澳大利亚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存在微妙平衡。今年 1 月,澳法 “2+2” 部长级会谈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虽罕见提及台海,强调 “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但也明确表示 “与中国继续合作至关重要”。这种表述被专家解读为 “按美国剧本宣示立场,同时留足对华合作空间”,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就曾指出,澳大利亚不会为了盟友关系牺牲核心利益。 面对澳方的拒绝,美国的反应耐人寻味。五角大楼发言人在记者会上仅表示 “尊重盟友的决定”,并未进一步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