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商务部 10 月 9 日发公告划重点:11 月 8 日起,粒径≤50μm 的人造钻石微粉出口需审批。别小看这步管控,它精准命中了全球高科技产业的 “要害”。 这则公告刚挂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不就是点钻石粉末吗?能有多大影响。可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粒径≤50μm”这个单位,再看看它应用的领域,恐怕后背会发凉。 这东西根本不是咱们平时说的首饰钻,而是工业领域的“终极磨料”,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工业味精”。 从你口袋里手机芯片的散热,到天上卫星的光学镜头,再到精密仪器的轴承和切割工具,背后都有这种微米级钻石粉末的身影。它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毒针,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一击致命。 这记重拳打出去,远在大洋彼岸的政客们立刻就有了反应。美国那位以对华强硬著称的万斯,一反常态地“劝”中国要冷静,声称此举会扰乱全球市场。 这种看似“关切”的表态,恰恰暴露了这招棋的精准与狠辣。为什么说它比稀土还致命?因为稀土虽然重要,但全球范围内并非只有中国一家有矿,美国、澳大利亚都在努力重启产业链,只是成本和时间问题。 而这种高精度的人造钻石微粉,考验的不仅仅是原材料石墨,更是背后一整套复杂的合成、提纯和分级技术。如果说稀土是“面粉”,那这种特供级的高级钻石微粉就是“顶级酵母”,就算你把面粉配方公开,没有那块祖传的老酵母,也蒸不出暄软的大馒头。 中国在人造金刚石领域深耕了几十年,从最初的技术追赶,到如今产量占全球90%以上,尤其是在高品级微粉这个细分赛道上,几乎形成了绝对的技术和产能垄断。 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完整产业链的支撑。当全球的高科技企业,无论是半导体巨头还是航空航天制造商,已经习惯了从中国稳定获取这种“工业维生素”时,突然之间,这个供应渠道需要“审批”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供应链的“命门”被轻轻捏住了。那些依赖这种材料进行尖端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现在恐怕正连夜开会,评估潜在的风险。 更微妙的是,这次管制并非一刀切的禁止,而是“审批”。这三个字里藏着大学问,它给了政策极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谁可以批,批多少,什么时候批,都成了一种可以运用的筹码。 这不再是简单的贸易行为,而是一种深度的产业博弈。当审批流程成为新的关卡,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齿轮,还能像以前那样顺滑地转动吗? 那些曾经认为在产业链上“去中国化”就能高枕无忧的公司,此刻或许才真正意识到,有些环节的依赖,远比想象中要深得多。 这场围绕微米级钻石展开的无声较量,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