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商务部定在下月8日开始实施出口审批制,这办法精准得跟手术刀似的。 它不是随便搞的限制,专门盯着50μm以下的规格,因为这种精细的人造钻石微粉和单晶,在高端制造里是真的离不了——台积电2纳米工艺的晶圆切割要靠它,英特尔芯片的精密抛光离不开它,连F-35战机的雷达制导系统里的核心部件,都得用它做绝缘散热层。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这领域的优势比稀土还霸道,全球95%的工业级人造钻石产能都在我们手里,就河南一个省,就承包了全国80%的培育钻石产能,单柘城县的50μm以下微粉产量,就占了全球七成,美国俄亥俄州那家号称龙头的企业,一个月的产量还不如柘城一家工厂一天造的多。 美国这些年总拿芯片卡别人脖子,可没算到自己的“七寸”早被中国捏住了。他们每年用掉的人造钻石里,99%都用在工业上,其中七成多直接送进半导体工厂,英特尔、高通的高端生产线,85%的金刚石刀具全得从中国进口。 之前美国有些芯片工厂就因为金刚石材料不够用,已经放慢了产能,现在审批制一落地,等于直接给他们的生产线装了个“阀门”。 要知道,芯片制造里的金刚石工具可不是随便换家供应商就能用的,技术参数得跟设备精准对上,换供应源就得重新调工艺,光调试就得半年多,这对抢时间的半导体产业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更狠的是,这东西比稀土还难替代。稀土美国还能想着重新开本土的矿山,可人造钻石是靠技术堆出来的产业,不是挖矿那么简单。 中国已经打通了从原材料、六面顶液压机制造到下游精密加工的全产业链,郑州的产业集群覆盖度超过70%,把石墨压成钻石的时间从8小时缩到20分钟,成本降到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这些技术和产能上的优势,美国花十年八年都追不上。 美国能源部去年拿了10亿美元想搞自己的生产,可连最基础的高压高温炉都造不明白,最后还是得从中国偷偷进口核心部件,这种产业链上的差距,不是短期砸钱就能补上的。 中科院去年突破的“弹性应变工程”技术,更让美国坐不住了,通过微加工能改变金刚石的电子特性,让它变成下一代量子芯片的核心材料,这就意味着未来谁掌握人造钻石技术,谁就握着芯片产业的主动权。 可美国在这方面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产业链更是一片空白,他们依赖的中国材料一旦受限,量子计算、高功率微波武器这些尖端领域的研发就得停摆。 就像美国的Akash公司,拿着CHIPS法案给的1820万美元资助搞钻石冷却技术,可原料还得找中国供应商,这种“卡脖子”的滋味,以前都是美国让别人尝,现在终于轮到他们自己了。 万斯说的“冷静”,本质上是怕中国来真的。美国芯片产业刚因为供应链重新调整喘了口气,现在又要面临基础材料断供,英特尔已经预警三季度产能可能下滑15%,高通的5G芯片订单也开始延迟,这些巨头的焦虑直接传到了白宫。 更让美国慌的是军工领域,功能性金刚石是红外制导导弹和激光武器的关键材料,没有它,导弹命中率得降三成,F-35的雷达探测距离得缩水一半,这对靠军事霸权撑场面的美国来说,简直是抽走了根基。 这根本不是中国主动挑事,而是对美国长期技术封锁的合理反制。这些年美国从光刻机到AI算力,一层一层加码封锁,把“小院高墙”越筑越高,现在中国只是在自己有绝对优势的领域立规矩。 稀土管制已经让美国军工不好受了,人造钻石这招更精准——稀土还能找替代的矿源,可人造钻石的产业链壁垒就摆在那,美国想绕都绕不开。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报告早就说了,高端材料已经成了中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力量,中国这步棋,就是把产业链优势变成了战略主动权。 那些说中国“滥用优势”的说法纯属双标。美国动不动就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把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对半导体设备搞全面封锁,怎么到中国出台出口审批制,就成了“不冷静”? 更何况中国没搞一刀切,只是对50μm以下的高端产品设了限制,普通工业用途的产品不受影响,这已经留足了余地。说白了,美国怕的不是一种材料,而是中国在关键领域形成的“垄断梯队”,从稀土到人造钻石,中国手里的牌越来越硬,以前都是美国说了算的游戏规则,现在该改改了。 等下月8日新规落地,美国才会真正尝到滋味。没有中国的精准供应,他们要么接受芯片产能缩水、军工研发停滞,要么就得花几倍的价钱从第三方转口,可全球哪有能替代中国的供应方? 印度的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日本的产品成本是中国的三倍,而且技术标准还不兼容。 万斯劝中国冷静,不如劝美国先放下霸权思维,要是继续搞技术封锁,中国手里比人造钻石更致命的牌还多着呢。这不是威胁,是实力就摆在那——全球产业链的主动权,早就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