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见尼采,心便雀跃,煞是欢喜,沉醉其思。
友人总是劝我悠着点,别偏了。
殊不知,于我,美妙的很,恍若被光刺破认知迷雾,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清醒。
ㅤ
我一直坚信,好书给予人的,从来都不是片刻的消遣,而是在字里行间埋下的思考的种子。它让我们在混沌中寻得清明,在狭隘中望见辽阔,在孤独中懂得与自己、与他人温柔相拥。
-
北方的天像个任性的孩子,大前天还能穿半袖,今日已要裹上秋衣秋裤与外套。每到这时,我总爱盖着毛毯,窝在沙发里读哲思之书。
ㅤ
刚好收到一套被书友疯狂安利的哲学小册:
✔️《人是一种太不完'美的东西》
✔️《我依然在学习热爱深渊》
✔️《战争的精神分析》
✔️《友谊四书》
瞥见封面那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尼采、弗洛伊德、西塞罗、蒙田、培根、梭罗,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天,这简直是把我蕞爱的思想家们打包送到了眼前,也难怪书友们会疯狂安利!
/
“人们不是通过愤怒杀人,而是通过笑。”
“宽恕你的敌人比宽恕你的朋友更容易。”
“人们必须已然成为大海,方能接纳一条肮脏的河流,而不变脏。”
“多多谈论自己,也是一种自我隐藏的手段。”
“倘若没有下身,人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神。”
“不相信自己的人,永远在撒谎。”
“我闻到了你们的尘土的味道,你们的灵魂长久没有通风了。”
/
书页在指尖翻动,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装满智慧的大池子,里面的每个观点都像灵动的浪花,拍打着我对世界的固有认知。
ㅤ
你想啊,人活着,总有欲望,总有痛苦,也会遇到生死的问题,还得在反抗和妥协之间折腾。可在这些思想家的解读里,世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有了更多的可能。
ㅤ
▫️欲望与克制
▫️冲突与和解
▫️孤独与联结
▪️善与恶的边界
▪️对与错的博弈
▪️情与理的拉扯
在他们的笔下,世界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扁平画,而是层次丰富的立体景,充满了开放式的解读。
-
或许,哲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读懂先哲思想的同时,也读懂自己。
蕞终在个体生存的迷局里:
✔️寻得一份自我和解的释然
✔️在人与人的情感羁绊中,找到灵魂的归宿。
ㅤ
“人们不会摆脱自己,而总是越来越多地进入自己。”
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