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人死伤!巴基斯坦最大软肋暴露,美国帮不了忙,解决问题还是靠中国。法新社10月12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当天表示,巴方23名士兵和超过200名阿富汗塔利班成员及其战斗人员在夜间的边境冲突中死亡。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冲突由来已久,这次10月11日晚的激烈交火不过是积怨的爆发。巴基斯坦军方报告称,23名士兵在夜间战斗中阵亡,另有29人受伤,而他们声称击毙了超过200名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及其盟友。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则反驳,宣称他们的部队在报复行动中摧毁25个巴基斯坦哨所,造成58名巴军士兵死亡,30人负伤,阿方自身损失9死16伤。 双方数据分歧巨大,却都指向同一事实:这场冲突造成数百人死伤,是塔利班掌权以来最严重的边境对抗。起因直指10月9日巴基斯坦空军对喀布尔和帕克蒂卡省的空袭,巴方称是为打击藏匿在阿富汗的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据点,但塔利班视之为主权侵犯,随即发动跨境反击。2025年上半年,巴基斯坦境内恐怖袭击已导致2414人丧生,其中71%发生在与阿富汗接壤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这反映出边境不稳已成为巴国安全的定时炸弹。 杜兰德线作为这条2600公里边界的争议核心,自1893年英国划定以来,阿富汗从未承认其合法性,导致部落区长期处于自治状态。地形崎岖,山脉林立,基础设施落后,为武装渗透提供了温床。TTP等组织利用这一灰色地带,从阿富汗获取资金、训练和庇护,频频跨境袭击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巴方多次指责塔利班政府纵容这些极端势力,尽管喀布尔否认,但联合国专家报告证实TTP领导层在阿富汗活动自由。2025年,TTP攻击频率激增,上周一智利情报行动中,巴军损失11名士兵,包括两名高级军官,这直接刺激了巴基斯坦的先发制人空袭。冲突升级后,托尔汗和查曼等主要关口关闭两天,贸易中断,数千辆卡车滞留,经济损失迅速累积。巴基斯坦内政部长称阿方攻击“毫无挑衅”,而塔利班国防部发言人恩艾图拉·胡瓦里兹米强调,这是对“反复侵犯”的正当回应。这种互怼加剧了紧张,边境巡逻强化,但部落忠诚分化让情报工作举步维艰。 从更广视角看,这次冲突暴露了巴基斯坦的安全软肋:与印度方向相比,阿富汗边境防御体系远未成熟。尽管巴空军在2019年空战中占优,并在克什米尔构建多层防控,但西北边陲的部落传统和走私链条让清剿行动事倍功半。2025年,巴基斯坦已报告超过500人死于类似袭击,1000多人受伤,这不只消耗军力,还牵制资源。塔利班上台后,本该是巴基斯坦的潜在盟友,却因TTP问题转为对手。巴方曾通过伊姆兰·汗政府时期的中介,推动塔利班促成TTP停火,但协议破裂后,袭击反弹。国际观察家指出,喀布尔缺乏全面控制力,地方武装主导边境,境外势力如印度涉嫌从中渔利,进一步复杂化局面。巴基斯坦试图通过外交施压,但效果有限,这次交火后,边境封锁延长,难民涌动,地区稳定岌岌可危。 美国在这一危机中的角色备受质疑。尽管巴基斯坦近期向美供应稀土,并签署军事合作协议,换取情报和技术支持,但华盛顿的回应停留在卫星图像层面,未提供地面援助或装备。特朗普政府虽提及调解可能,却无具体承诺,巴基斯坦部队在战场上感受到孤立。长期看,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南亚反恐真空扩大,巴基斯坦难以独力填补。相反,中国作为可靠伙伴,展现出实质作用。中巴多次联合反恐演习,传授清剿战术和情报共享经验,帮助巴方提升边境布防。中国外交部10月13日呼吁双方冷静克制,避免事态扩散,这与俄罗斯的类似表态相呼应,但北京的深层影响在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长期合作。巴基斯坦视中国为反恐导师,通过手把手训练,逐步稳固西北防线。这次事件凸显,解决问题离不开可靠盟友的实际援助。 冲突余波持续发酵,巴基斯坦增派部队到受袭区,挖掘战壕,部署无人机扫描热源,但残余武装仍潜伏山洞,伺机反扑。塔利班部队记录战果,发布缴获装备照片,穆贾希德持续通过声明维护立场。国际社会担忧升级为全面战争,分析人士如伊斯兰堡的安全专家伊姆蒂亚兹·古尔警告,巴基斯坦对喀布尔的耐心已耗尽,若TTP袭击不止,空袭或成常态。2025年恐怖死亡人数若按趋势推算,将创近年新高,巴基斯坦需平衡外交与军力。边境稳定关乎南亚大局,中国经验的注入,或成转机,但前提是各方克制,避免部落区灰色经济链进一步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