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郝龙斌最恐怖的一幕终还是来了,这回蓝营权贵已无法撼动民意 台湾蓝营主席改选,原本看起来像是一场派系大佬们说了算的家族聚会,突然变成了全民大戏。郝龙斌本来手握权贵资源,拉着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等一众大咖站台,起步可谓高开。 但随着民意的风向陡转,郝龙斌最怕看到的场面还是来了。 据报道有关媒体早在去年就点出蓝营内部的深层矛盾,这场改选不仅关系到党内权力分配,更牵动着两岸关系和区域格局,外界高度关注。眼下,权贵和民意的正面对撞,已经成了这场选举最吸睛的看点。 一开始,郝龙斌的路数其实很传统。谁家有背景、谁背后有大佬,谁就能说话算数。派系大佬们轮番上阵,连胜文高调喊话“团结”,新北、桃园市长齐刷刷表态,给郝龙斌撑腰。 郝龙斌也赶紧在社交媒体上收敛火气,试图把“斗鸡”气质换成“春风化雨”,想要安抚基层。罗智强也跟着喊团结,试图缓和气氛。 蓝营派系文化向来讲究“家有大哥”,靠的是组织力和资源分配。可时代变了,基层党员早已不买账。 党内初步调查显示,郝龙斌的支持率从原先六成滑落到不足一半,优势明显松动。派系这套老路子还能走多远?恐怕只剩“看热闹”的份,毕竟民意才是决定胜负的那只“无形的手”。 这场戏的高潮,得看郑丽文怎么把“民意”这张牌打出来。 她没往权贵堆里挤,反而直接下到地方,挨家挨户拜访议长和基层代表,避开那些早就表态支持郝龙斌的市长,专挑还没选边站的议员下手。 桃园市议长邱奕腾一声号召,二十多位蓝营议员集体站队郑丽文,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热烈,甚至有人放话“郝当选就退党”,把矛盾敞开说。 国际媒体都注意到,这场选举的关键,其实就是民意到底站在哪边。假如民调可信,蓝营基层党员对改革的支持度已经飙到七成以上,郑丽文用自己的行动把对上层不满转化成了对郝龙斌的压力。 她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逆袭,靠的不是后台硬,而是会听基层的“心声”,顺应了党内主流的求变情绪。 郝龙斌这一回吃了大亏,就在于还把派系利益当成核心筹码。权贵们讲的是利益交换,讲的是资源分配,忽略了民意的波动和时代的变化。 郑丽文则不走寻常路,贴近群众,强调改革,正好踩中了基层最敏感的神经。郝龙斌试图靠“抹红”对手的传统手法稳住阵脚,结果反而惹恼了泛蓝选民,连带着赵少康都被拖下水。 反观郑丽文,获得多地市议长和地方代表的支持,连台东县长饶庆铃所在的基层都出现了明显的民意反转。 权威媒体分析,朱立伦裁撤“黄复兴党部”之后,派系对军系的掌控力大大削弱,军系党员投票意向分散,四成人已经倒向郑丽文阵营。 说到底,靠山再大,也架不住民意的潮水。郝龙斌这次很可能不仅没坐稳主席,还得被全党“上课”,蓝营的权贵路线面对群众基础,终究败下阵来。 这场党主席选举不只是蓝营自家的事,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影响都不小。新华社评论中提到,这一幕实则是台湾民主政治的缩影:派系再强,也挡不住民心所向。 蓝营能不能从这次挫败中吸取教训,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生存空间。 如果还死守老套路,不听基层声音,最终只会被绿营甩在身后。民意的觉醒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所有政党都是一堂生动的必修课。 参考资料:多名议长倒戈支持郑丽文?国民党主席改选添变数 2025-10-13 09:53·海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