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5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惠民县举行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里氏6.0级地震引发河流堤岸崩塌,水流冲击桥梁致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交通受阻……近2000人需紧急疏散,800余人需要转移安置……”近日,基于上述灾情设定,“人道之光使命必达”2025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惠民县举行。来自山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及山东省军政民企共21支应急救援队伍、240名救援队员参加演练,全方位展现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的跨区域协同作战能力。

以党建为统领,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9月24日至27日,21支参演队伍在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开展集中训练和彩排。

为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保障和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救援队伍凝聚力与执行力,9月26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9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召开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联席会议暨党建业务融合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围绕党建业务融合、应急体制建设等主题展开座谈交流。

“党建引领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根本保证。山东省红十字会作为北部协作区组长单位,始终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在发挥区域协作机制作用、强化党建引领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协作区应急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介绍,山东省红十字会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化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推动应急救援队伍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筑牢应急救援“红色堡垒”。

此前,滨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率先成立党支部,同步健全工会及其他组织,构建起“党支部+队委会+功能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实现“组织建在队伍上、党旗飘在救援中”。同时,该队伍组织队员到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推动党员在思想上“充电”、能力上“补钙”。

滨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常智在党建业务融合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时表示,滨州市红十字会坚持党建引领,抓牢“过程党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力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双向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全省创出典型经验。在此次演练中,“提前设立临时党支部”成为强化应急救援一线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确保救援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通过明确临时党支部在指挥协调、思想动员、作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实现党建与救援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党员队员亮身份、冲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救援一线高高飘扬,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高效有序的救援能力。

以协作为纽带,拓宽多元联动格局

此次演练既是山东省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援工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全国红十字系统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山东省红十字系统立足“保护生命健康”核心职责,以此次演练为契机,集中展示红十字系统在专业救援、跨区协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系统内外能力提升。

演练调集了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各成员单位和山东省各类专业救援力量。“灾情”发生后,北部协作区指挥部调派中国红十字(辽宁)赈济救援队、中国红十字(吉沐)医疗救援队、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黑龙江省红十字水上救援队等专业力量赶赴灾区,同时紧急调动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北部)机动队、山东省红十字搜救队、山东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滨州市红十字救援队等多支队伍协同开展救援行动。

“科目共演、经验共鉴、资源共享”的协作模式,使救援队伍在指挥体系、技术标准、作业流程上实现深度融合。此次演练还特别整合了武警滨州支队、惠民县民兵应急连、滨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政军民企”多方力量,通过联合演练加强了与红十字系统救援队伍的专业交流,有效检验了红十字事业军民一体化发展成果,为应对跨区域重大灾情积累了宝贵经验。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应急管理部签署的《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山东省红十字会持续加强与省应急厅、省消防总局、省地震局等单位的合作,重点推进信息互通共享、应急联动响应、应急救护培训、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领域的协同机制建设。3年来,山东省红十字会已累计为消防救援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5.5万人次,其中1.4万人通过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证书。

“此次演练在滨州惠民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红十字应急救援系统北部协作区各成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了滨州红十字应急救援能力。下一步,滨州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宣传推广应急救援救护知识,加强应急救援救护能力建设,强化市内外区域间协作,为品质滨州、心安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红十字力量。”尹常智介绍。

以战备为常态,锤炼过硬实战本领

“地震发生后,受过专业培训的红十字志愿者迅速响应,按照既定分工组织受灾群众疏散避险。受灾群众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

救援现场,一栋10层建筑因地震导致4至5层楼梯部分坍塌,形成封闭危险区域。救援小组划分为系统搭建组、高空救援组、地面保障组3个单元协同行动。系统搭建组4名队员首先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全面评估,随后通过绳索攀爬穿越坍塌区域,逐步接近被困人员实施精准救援。与此同时,指挥部接到群众求助称某水域发现多名落水者,立即调派水域救援队携带冲锋舟、声呐探测设备等装备赶赴现场展开水上搜救行动……

演练现场,高空救援、水域救援、建筑物破拆搜救、危化品事故处置、医疗转运等科目演练依次展开;“安置点”同步进行赈济、供水、供餐、大众卫生、应急救护、心理援助等科目展示。此次演练模拟“强震引发次生洪水”复合灾情,北部五省区救援队与滨州本地力量协同完成灾情全链条处置,全面检验实战能力。

“演练整体设计凸显‘紧贴实战、全链覆盖’特点。”演练结束后,山东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波现场点评时指出,本次演练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震情、灾情设定贴合现实,方式规模定位精准,科目设置科学合理,从震情速报、灾情收集到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再到自救互救、现场救援及应急保障,完整呈现了应急救援全过程。演练既包含现场救援实战,又配套有效处置措施,整体针对性和实战性极强。

滨州市红十字会以系统思维创新打造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动态物资储备库、宣传筹资平台“四位一体”的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该体系特别注重联合社会公益力量,创新培育企业应急救援力量,先后支持愉悦家纺、魏桥创业、滨州化工、京博等企业组建5支共245人的企业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形成了“政社企”联合救援机制,成为全市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力量。其中,滨化红十字先锋救援队作为专业力量,主要承担日常危化品运输、泄露处置方面的社会应急救援任务,并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在本次演练中,该队承担了危化品泄漏处置这一关键科目。

“练为战、演为示、展为促”。此次演练突破“训练与实战脱节、演练与展示分离”的传统模式,构建“训练标准化、演练实战化、展示多元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体系,推动应急救援能力实现全面升级。在“练”上求实效,建立“日常训练+专项集训”机制;在“演”上求逼真,设置“复合灾情+跨区域协同”场景;在“展”上求赋能,搭建“装备展示+技术交流平台。特别举办的应急救援装备展,汇集200余种应急救援设备与应急产品,邀请多家应急装备企业参展,实现“以演促训、以展促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