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了,发长文狠批中国,威胁要对华祭出2招,但强调一件事 一场由稀土引爆的“怒火”正在搅动中美关系的水面。 最近,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了一大段话,气势汹汹地批评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还扔出两大威胁,摆出一副“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架势。 不过,特朗普嘴上说得凶,最后还特意补了一句:不会取消跟中方在APEC峰会期间的会晤。话里有话,戏还没唱完。 这事得从稀土说起。稀土其实不是什么罕见宝贝,但它对现代科技和军工产业来说,简直就是“工业维生素”。 全球高端制造业几乎都离不开稀土,中国在这块市场上处于绝对主力,据权威数据,中国承担了全球六到七成的稀土开采,精炼能力更是九成都在中国手里。 也就是说,谁掌握了稀土,谁在现代产业链里就有话语权。最近中国加强了稀土出口的管控,目的很直白:一是保护国家安全,二是可持续发展,三是防止资源被滥用或者落到不该落的人手里。 这是国际惯例,谁家都这么干。美国和欧洲对自己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都卡得死死的,轮到中国管一管稀土,特朗普就炸毛了,实在是有点“双标”了。 特朗普的长文,火力全开,把中国说成“敌意满满”,还说中国在搞垄断。他这套说辞看似义正词严,实际完全是倒打一耙。 美国自己可没少玩保护主义那一套,前几年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给本土电动车企补贴,别人想进美国市场,关税门槛一层又一层,这不就是变着法子搞贸易壁垒吗? 特朗普现在把脏水全都泼到中国头上,明明是美国挑事,结果却要中国背锅。这种操作,既是给自己国内的选民看,也是试图在国际上转移视线。 实际上,真正想靠技术和经济霸权去“俘虏”别人的,是美国自己。中国这回加强稀土管制,说白了就是打出了自己的底牌,不再当“老好人”随便让人占便宜。 至于特朗普威胁的那“两招”,其实都是老戏新演。第一招就是关税大棒,他扬言要从11月1日开始,对中国产品加收一百个百分点的关税。 听起来很唬人,实际上一刀切的关税,最后多半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 中美贸易战那几年,数据早就说明问题,加税并没有让美国贸易逆差减少,反而让不少美国企业叫苦连天,老百姓买东西也得多掏钱。 这种操作未必真能打击到中国,倒像是给自己下套。第二招是对关键领域的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尤其是飞机核心配件之类。 特朗普觉得这样能卡中国脖子,但实际操作起来,这类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国如果真的一刀切,波音这样的大公司自己先受不了,全球供应链也得跟着遭殃。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昏招,只能说明特朗普在气头上没想明白,更多是作秀给国内看——正好赶上美国联邦政府还停摆了十几天,特朗普的狠话,多少有点“甩锅”意味。 话锋一转,特朗普虽然扔出狠话,最后却又强调不会取消跟中方的会晤。他嘴上说得厉害,心里其实明白,事情真要闹大,对谁都没好处。 这就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套路,一边极限施压,一边又留条后路。意图很明显:希望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又不想把话说死,怕真撕破脸没法收场。 这种操作其实很美国,既想站在道义高地上,又怕失去对话机会。中国对此看得很清楚,一直主张对话协商,没打算跟谁硬碰硬,更不会被外部威胁吓倒。 稀土出口管控,是对国家利益的深度考量,不是一时冲动。特朗普的姿态反倒说明中国这步棋下得正中要害,打到了美方的痛处。 现在的中国,不光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还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战略耐力,真要碰上风浪,也有底气应对。 回头看,特朗普这次的激烈反应,一方面是自家后院起火,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反制措施确实有效。美国想靠单边主义和霸权思维逼中国让步,时代已经变了。 如今的世界是多极化的,谁还真能靠横冲直撞解决问题?中国坚持按国际规则办事,守住自己的利益和底线,不会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吃亏。 再怎么花样翻新,霸凌那一套终究不得人心。中国有底气、有智慧,也有耐心,谁来找事,就奉陪到底。 参考资料:特朗普威胁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管制,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 2025-10-11 10:24·界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