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高志凯在辩论赛中的一句话:“我祖先修长城的时候,你祖先可能还在被链子锁着当奴隶”这几天一直在刷屏这话一出来,网友炸了,有人说“怼到肺管子”,有人说“历史的巴掌扇得响”。 高志凯这话不是凭空乱说,每一个字都踩着实打实的历史脉络。咱先掰扯掰扯修长城这事儿,最早能追溯到西周,后来秦朝把各国长城连起来,成了万里长城的雏形。汉朝、明朝接着修,前后跨度几千年,动用的人力物力没法计数,最终筑起的是守护华夏文明的屏障。 这期间,长城不光是军事防御工事,更成了中华文明延续的象征。多少代人靠着它抵御外敌,在长城以内发展农业、创造文化,四大发明里好几个都跟这安稳环境分不开。 再看另一边“被链子锁着当奴隶”的历史,这说的是美洲黑奴贸易。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把非洲黑人绑上船,像运牲口一样卖到美洲,让他们在种植园里干最苦的活,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这种奴隶贸易持续了几百年,光是被贩卖的黑奴就有上千万,路上因为虐待、疾病死的人更是没法算。那时候的黑奴,脖子上、手上、脚上全是铁链,一辈子都活在奴隶主的鞭子底下,连自己的名字都可能被剥夺。 高志凯把这两件事放一块儿说,不是故意挑事,而是戳中了两种文明发展的真实差距。一边是祖先们靠着智慧和汗水,修建起守护文明的伟大工程,推动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另一边是祖先们被当成商品买卖,在苦难里挣扎,连基本的人权都没有。 这话一出来,网友们的反应简直太真实了。有人直接评论“这怼得也太狠了,直接戳到肺管子上”,还有人说“这哪是辩论啊,这是用历史给对方扇了个响亮的巴掌”。 好多人还翻出历史资料佐证,有人贴出长城修建时的考古发现,证明当时的工程技术有多先进;有人找出黑奴贸易的老照片,那些戴着铁链的黑奴形象,看得人心里发堵。 也有人说,高志凯这话不是为了贬低谁,而是让大家正视历史。毕竟历史就是这样,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好,却忘了别人曾经的苦难,更不能颠倒黑白,把不好的历史当光荣。 还有网友联想到现在的一些争议,比如有些国家总爱拿人权说事,对着别人指手画脚,可他们自己却忘了祖先干过的黑奴贸易,忘了那段充满血腥和罪恶的历史。 高志凯这话之所以能刷屏,就是因为它用最直白的方式,把这种双重标准给撕开了。你跟我谈文明、谈历史,那咱就好好说说,谁的祖先在创造文明,谁的祖先在承受苦难。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话太尖锐,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更多人觉得,在辩论场上,就该有这种直击核心的发言,不能总是绕来绕去,不敢触碰真实的历史。 毕竟历史不会骗人,长城就在那儿,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延续;黑奴贸易的档案也在那儿,记录着那段黑暗的过去。高志凯不过是把这两段历史摆出来,让大家自己看清楚而已。 现在网上还在讨论这事,有人把高志凯的辩论视频反复看,就为了听那句震撼的话;有人还在补充更多历史细节,让更多人了解这两件事背后的来龙去脉。 其实说到底,大家关注的不只是一句话,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尊重历史,就是尊重那些曾经为文明付出的人,也是尊重那些曾经承受苦难的人。不能因为时间过去久了,就把不好的历史忘了,更不能扭曲历史,把黑的说成白的。 高志凯在辩论场上说出这句话,或许只是想让辩论更有力度,但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这也说明,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谁对谁错,谁的历史更值得骄傲,谁的历史需要反思,每个人都看得明明白白。 现在再回头看这句话,“我祖先修长城的时候,你祖先可能还在被链子锁着当奴隶”,它不只是一句辩论词,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的真实模样,也照出了有些人在历史面前的虚伪和双标。 这大概就是这句话能刷屏的原因,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真实的历史,戳中了很多人心里的关键点,让大家在讨论中,更清楚地认识历史,也更明白该如何面对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