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军对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发动的大规模空袭,导致乌克兰天然气产量在短短几天内下降了

俄军对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发动的大规模空袭,导致乌克兰天然气产量在短短几天内下降了60%。乌克兰被迫额外花费20亿欧元从国外购买44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乌克兰年天然气需求量的五分之一。在俄军摧毁乌克兰天然气生产设施后不久,乌克兰政府要求西方盟友向乌克兰提供修复受损能源设施的专用设备、额外的防空系统以及购买天然气所需的资金。美国彭博社报道称,乌克兰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其能源基础设施遭到俄军攻击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乌克兰国内生产受到的损害可能会加剧。实际上,俄军的空袭到现在不仅重创了乌克兰的能源部门,还重创了乌克兰经济的许多其他领域,严重削弱了乌克兰维持作战的能力。   美国彭博社很快就报道了乌克兰的困境,报道里特意点出一个关键风险:俄军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力度还在不断加大。   这意味着乌克兰国内生产受到的损害不会停在当下,反而可能越来越严重,能源缺口说不定还会继续扩大。   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了能源领域,俄军的空袭不光把乌克兰能源部门打垮了,还波及到乌克兰经济的好多其他领域。   比如乌克兰的工业生产,很多工厂依赖稳定的天然气供应维持运转,现在气不够用,不少生产线只能停摆,原本能出口换外汇的产品也没法正常生产。   还有农业领域,虽然现在不是主要耕种季,但一些农业设施的维护、仓储设备的运行都需要能源支持,能源短缺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农业生产准备。   更关键的是,经济多个领域受重创,直接削弱了乌克兰维持作战的能力。   毕竟打仗不光靠士兵和武器,还得有持续的物资供应、装备维修能力,这些都需要经济体系支撑,现在能源断供、生产停滞,前线的补给很可能会跟着出问题。   乌克兰之前还能靠着西方援助勉强维持部分物资供应,但现在能源这块的额外支出突然增加,20亿欧元的天然气采购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后续修复设施、采购防空系统还得花更多钱,西方盟友能不能及时补上这些缺口还不好说。   而且就算西方给了钱和设备,修复能源设施也需要时间,在这期间乌克兰还得继续花钱从国外买气,相当于一边付着“买气费”,一边付着“维修费”,双重压力下经济只会更吃力。   更麻烦的是,俄军的空袭没停的意思,要是在设施修复过程中再遭打击,之前的投入可能打水漂,乌克兰只会陷入“修复-被炸-再修复”的恶性循环。   现在乌克兰国内不光能源紧张,民众的生活也开始受影响,部分地区因为天然气供应不足,取暖、日常烹饪都成了问题,虽然还没到大规模断供的地步,但恐慌情绪已经在蔓延。   而经济领域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工业停滞导致不少人失业,民生压力加大又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些隐性的影响比单纯的能源短缺更难解决。   西方盟友这边也有自己的顾虑,之前已经给了乌克兰不少军事和经济援助,现在乌克兰又提出新的需求,不少国家内部开始出现反对声音,觉得长期援助会拖累本国经济,后续援助能不能及时到位、到位多少都存在不确定性。   乌克兰现在就卡在中间,一边要应对俄军持续的空袭,一边要解决能源和经济问题,还要跟西方反复沟通要援助,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而俄军这边显然是把打击能源设施当成了重要策略,通过切断乌克兰的能源供应,既能削弱其经济和作战能力,还能增加乌克兰对西方的依赖,从多方面给乌克兰施压,这种打法让乌克兰很难找到快速破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