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羞辱!武契奇受邀参加欧盟峰会,但是主办方不安排座位。 据多家媒体曝光的现场视频,上周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欧盟峰会期间,与会领导人均按惯例在圆桌旁设有固定座位,并放置了名牌。 然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入场后,环顾四周却未找到自己的名牌和座位。 视频显示,他一度误坐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位置,经工作人员提醒后,最终被引导至一个临时加设在圆桌边缘的座位。 看到这个消息,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个国家的元首,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会议,却遭遇如此尴尬的场面。 这不禁让人想起生活中那些被故意冷落的情景,只不过这次上演在了国际政治的最高舞台。 现场视频记录得清清楚楚,武契奇走进会场后四处寻找自己的座位,却发现圆桌上唯独缺少他的名牌。那种尴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这不是什么无心之失。按照国际惯例,即使是受邀的非成员国领导人,也应该享有基本的礼遇。 想想吧,其他领导人都有固定座位,唯独塞尔维亚总统被晾在一边,这明摆着是给人下马威。 最终给他的那个“边座”,明显是临时加设的,与其他领导人的座位有明显距离,活像是后娘养的孩子被迫坐在餐桌末尾。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已经不是武契奇第一次在国际场合被“特殊对待”了。 就在今年6月的敖德萨峰会上,他同样是全场唯一拒绝签署反俄宣言的领导人,当时就被媒体描述为“被晾在角落”。 还有不到一个月前,在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上,他甚至不得不自己搬凳子找位置坐下。这一连串的事件,怎么看都不像是偶然。 那么,为什么欧盟要如此对待一个主权国家的总统呢?说白了,就是因为武契奇政府不听话。 塞尔维亚一直拒绝跟着欧盟制裁俄罗斯,也不肯承认科索沃独立,这让他们成了欧盟眼中的“刺头”。 欧盟试图用这种小动作逼他就范,就像校园里霸凌者通过排挤来逼迫别人服从一样。 但欧盟打错了算盘。武契奇不是那种会轻易低头的人。 在雅典的西巴尔干峰会上,他直接否决了欧盟想要塞进共同宣言的对俄制裁条款;在乌克兰的峰会上,他又是唯一拒绝签署反俄宣言的领导人。 面对这次的无座羞辱,他选择提前离场,并通过外交部长转交了书面声明,明确表达了塞尔维亚的立场。 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相互尊重去哪了? 即使存在分歧,也不应该用这种羞辱人的方式来解决。国家无论大小,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这是国际交往的底线。 今天可以这样对待塞尔维亚,明天就可能轮到其他国家。长此以往,国际秩序还谈何公正可言? 塞尔维亚身处巴尔干,历史上就是大国角力的缓冲带。 他们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宗教纽带,同时在科索沃问题上需要俄方的支持。让武契奇背弃俄罗斯,就等于让他在国内政治中自杀。 欧盟若能设身处地想想,就会明白塞尔维亚的中立立场不是骑墙,而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这次座位风波暴露了欧盟外交的浅薄。 真正的强者靠的是魅力和感召,而不是这种小动作。要想让塞尔维亚靠拢,欧盟应当拿出诚意和包容,而不是用羞辱来施压。否则,只会把塞尔维亚进一步推向金砖国家等其他合作机制。 武契奇的遭遇让我们看到,国际关系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存在。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小国也有维护自身尊严和利益的勇气。 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任何国家应该被迫选边站队,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外交政策。 武契奇在欧盟峰会上被迫坐冷板凳的画面,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它提醒我们,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应当获得平等的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桥梁,而不是围墙;是对话,而不是对抗。 武契奇曾说“我是来建立桥梁,不是来破坏它们”。这句话值得所有国家深思。 参考资料:一堵“看不见的墙”,为何让欧盟吵成一团?——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