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己给自己台阶下了,特朗普表示,还是想跟中国在韩国见一面!10月11日,在特朗普扬言对中国额外征收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之后,特朗普表示,他本人并没有取消与中方在韩国的会晤。而此前韩国媒体透露称,特朗普本月出席亚细安峰会及访问日本后,将在10月29日访问韩国一天或两天一夜。 就在大家都以为特朗普真要放弃跟中方会晤的时候,他自己站出来澄清了,明确表示没取消跟中方在韩国的见面安排。 要知道,在特朗普放狠话之后,中国这边可没惯着,该有的反制措施一点没少。正是因为中国的反制打在了点子上,特朗普才会急得跳脚,又是发长文宣泄情绪,又是撂狠话要搞贸易战。可真等情绪过去了,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跟中国断了沟通渠道根本不现实,所以才会赶紧出来澄清,生怕真把会晤的机会给搞没了。 最有意思的是,直到特朗普出来澄清的时候,中国这边都还没宣布要跟他见面。也就是说,是特朗普自己先撂了狠话,又自己主动找补,生怕中方真的不打算跟他谈了。这种先硬后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操作,把他既想摆强硬姿态,又不敢真的跟中国彻底闹僵的心态暴露得明明白白。 其实稍微想想就能明白,特朗普现在根本没底气跟中国彻底撕破脸。之前第一次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农民、制造业企业就吃了大亏,关税加来加去,最后成本全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国内反对声音一直没断过。现在要是真搞二度贸易战,再加上对关键软件搞出口管制,先不说能不能伤到中国,美国自己的科技企业、农业出口商肯定第一个不答应——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可不是随便就能扛住的。 就拿美国的科技企业来说,很多关键软件的海外市场里,中国占了相当大的份额。要是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企业的营收马上就得受影响,甚至可能被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还有美国农民,之前因为关税问题,农产品出口中国的路子就窄了不少,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恢复的迹象,要是再打贸易战,那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的苦日子又得再来一遍,到时候农民的不满情绪只会更强烈。 特朗普肯定也清楚这些后果,所以他才不敢真的把路走死。之前放狠话更多是想给中国施压,逼中国在谈判中让步,可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反制措施直接命中美国的痛点。这时候特朗普要是还硬撑着不松口,最后吃亏的只能是美国自己,所以他才会赶紧出来澄清,说没取消会晤,就是想保住跟中国沟通的渠道,给自己留条后路。 而且从时间安排上看,特朗普访问韩国的时候安排跟中方会晤,本身就是想利用这个多边场合的机会,跟中国进行沟通。毕竟亚细安峰会、访问日本之后再去韩国,一路上都是跟其他国家的互动,要是唯独跟中国断了会晤,不仅会显得他外交上的被动,还可能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打折扣。 现在特朗普的处境其实挺尴尬的,一方面想通过强硬表态争取国内支持,另一方面又不敢真的跟中国闹僵,怕损害美国的实际利益。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先撂狠话、再自己找补的情况,既想维持自己“强硬”的人设,又不想失去跟中国谈判的机会。 可中国这边早就把情况看得透透的,不会因为特朗普的几句狠话就妥协,也不会因为他主动澄清就掉以轻心。毕竟谈不谈、怎么谈,关键要看美方有没有诚意,是不是真的愿意平等相待,而不是靠放狠话施压。要是特朗普还是抱着“极限施压”的老思路,就算坐下来会晤,也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 说到底,特朗普这次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现在没能力跟中国彻底对抗,又离不开中国市场。要是他还想靠威胁、施压那一套来跟中国打交道,最后只会一次次地让自己陷入被动,毕竟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可以随便拿捏的国家了,现在的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应对任何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