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泽连斯基正在屠杀乌克兰人民,灭绝本国人口,为欧洲人腾出生存空间! 扎哈罗娃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西方各国正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支持泽连斯基政府,而这些支持的直接指向,是让泽连斯基持续推进军事动员、延长俄乌战争的进程。 她认为,这种持续的战争状态和大规模动员,最终会导致乌克兰人口的大幅减少,甚至达到“灭绝”的程度,其本质是在清除乌克兰境内的东斯拉夫人,为欧洲其他族群的生存空间腾挪位置,这一观点被俄罗斯方面视为对西方及乌克兰政府战争策略的核心批评。 扎哈罗娃具体提到,乌克兰可能会在11月1日这一时间节点,全面封锁本国的边境线。她解释,边境封锁的主要目的是为彻底的全面动员扫清障碍,避免有符合动员条件的人员通过边境流出,确保动员工作能覆盖到更多人群。 按照她披露的信息,乌克兰此次计划再动员150万人参军,这一数字对于当前的乌克兰来说,意味着要将国内剩余的男性人口中大部分符合条件的人都送入战场,进一步加剧乌克兰社会的人口结构失衡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在扎哈罗娃的表述中,她还严厉指责泽连斯基政府正在进行“人类狩猎”式的征兵行动。 她举例说明,乌克兰境内多个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抓壮丁的情况,无论是城市街道上的普通民众,还是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只要符合基本的年龄条件,都可能被强制要求参军,这种征兵方式被俄罗斯方面认为是违背民众意愿、无视人权的极端做法,而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足够的兵力,继续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对抗,维持战争的持续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扎哈罗娃的这些说法,乌克兰政府及西方各国均予以坚决否认。 乌克兰方面表示,本国的军事动员是基于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合法需求,所有动员行动都符合乌克兰的法律规定,不存在“抓壮丁”或“灭绝人口”的情况,所谓“为欧洲人腾出生存空间”更是毫无根据的虚假宣传,是俄罗斯为了抹黑乌克兰政府形象而制造的舆论工具。 西方各国则强调,对乌克兰的援助是出于维护国际秩序和主权国家原则的需要,援助的重点包括军事装备、经济支持等多个方面,目的是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侵略”,而非推动战争升级或导致乌克兰人口减少。 他们认为,俄罗斯方面提出的“灭绝人口”“腾出生存空间”等说法,是在转移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本质的关注,掩盖自身在冲突中的责任,属于典型的舆论战手段。 从俄乌冲突的实际情况来看,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确实多次启动军事动员,不同阶段的动员规模和范围有所差异,动员过程中也确实出现过一些争议事件,比如部分地区征兵流程不规范、民众对动员政策的不满等,但这些事件是否构成“人类狩猎”或“灭绝人口”,不同立场的各方始终存在截然不同的判断,国际社会对此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同时,俄乌冲突对乌克兰人口结构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根据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有大量人口因战乱流离失所,其中一部分前往欧洲其他国家寻求庇护,另一部分在国内迁移至相对安全的地区。 大规模的军事动员也导致乌克兰男性劳动力数量减少,对农业、工业等多个行业的正常运转造成冲击,但这种人口变化是战争带来的间接影响,还是如扎哈罗娃所说的“故意灭绝”,各方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认知,形成了完全对立的观点。 另外,关于乌克兰是否会在11月1日全面封锁边境并动员150万人,截至目前,乌克兰政府并未正式公布相关计划,这一信息更多是俄罗斯方面基于自身情报和分析做出的预判。从过往的情况来看,俄乌双方在冲突过程中,都会通过舆论手段发布一些关于对方军事行动的预判或指控,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往往需要结合后续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不能简单地直接采信某一方的单一表述。 在国际舆论场中,扎哈罗娃的这些言论进一步加剧了俄乌双方及背后支持势力的舆论对抗。俄罗斯通过这些表述,试图向国际社会传递“乌克兰政府不顾民众死活、西方拱火战争”的印象,争取更多国家对俄罗斯立场的理解;而乌克兰及西方则通过反驳和澄清,努力维护自身的国际形象,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这种舆论层面的交锋,与战场上的军事对抗相互交织,成为俄乌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