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的一个营级战术群在谢韦尔斯克以南被俄军三面包围,目前这支乌军部队正在等待撤退命令,而俄军则继续加强对乌军阵地的包围。俄方军事专家马罗奇科说:“俄军在库兹米诺夫卡取得胜利,并夺取了维耶姆卡以西的有利阵地,从而对乌军的一个营级战术群实施了包围。该集群目前仍守卫着上述定居点之间位于高地上的防御工事。包围圈的口部宽度约为3公里,但由于火力猛烈,乌军几乎无法以有组织的方式突围。”不仅如此,俄军还切断了这支乌军的补给线。 前线士兵要弹药没弹药,要粮食没粮食,连饮用水都成了问题,这种情况下,就算想硬撑也撑不了多久。 之前乌军还想着能等来支援,可现在周边的乌军部队要么被俄军牵制着没法动弹,要么就是不敢贸然靠近包围圈——谁都知道俄军在包围圈外围布下了层层火力网,过来支援就是送人头。 被围的乌军士兵心里都清楚,再等不到撤退命令,他们要么被俄军歼灭,要么就只能选择投降。阵地上的气氛越来越压抑,有人开始检查武器,有人则盯着通讯设备,盼着能传来撤退的消息,可屏幕上始终没什么动静。 俄军这边可没闲着,他们一边用火力压制乌军,一边还在调兵遣将,继续加强包围圈的防御。装甲车在周边巡逻,步兵在关键位置设防,无人机更是不停地在乌军阵地上空盘旋,一旦发现目标就立刻发起攻击。 马罗奇科分析说,现在俄军的战术很明确,就是不急于发动总攻,先用火力和封锁拖垮乌军,等对方弹尽粮绝、士气崩溃的时候,再一举拿下阵地。这种打法虽然慢,但能最大程度减少俄军的伤亡,还能确保把这支乌军彻底消灭。 被围的乌军也曾尝试过小规模突围,有几支小队趁着夜色往包围圈口子方向移动,可刚走没多远就被俄军的无人机发现。紧接着,炮弹就落在了他们身边,小队成员要么被打死,要么只能退回去,几次尝试下来,乌军再也不敢轻易动突围的念头。 阵地里的乌军伤员也成了大问题,没有药品,没有医疗设备,只能靠战友简单包扎一下。有的伤员疼得直叫,有的则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看着就让人揪心。可没人能帮他们,连抬伤员撤退的力气和条件都没有。 俄军那边还在不断给乌军施压,除了常规火力打击,有时还会用心理战手段。无人机往乌军阵地上投传单,上面写着劝降的话,告诉他们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投降还能得到善待。 这些传单虽然没让乌军立刻投降,但确实动摇了不少人的士气。有士兵开始私下讨论,要不要放弃抵抗,毕竟现在的情况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可指挥官还在坚持,说再等等,撤退命令很快就会来。 可谁都不知道,这份撤退命令到底能不能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俄军的包围圈还在一点点缩小,火力也没有减弱的迹象,被围的乌军就像困在笼子里的猎物,只能眼睁睁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 周边的战况也对乌军不利,其他方向的俄军都在稳步推进,乌军根本没法抽调兵力来支援这支被围的营级战术群。甚至有消息说,俄军接下来可能会对包围圈里的乌军发起总攻,彻底解决掉这块“绊脚石”。 被围的乌军士兵看着远处俄军阵地的灯光,听着不断传来的炮声,心里越来越慌。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离开这里,也不知道这场仗还要打多久。而俄军那边,还在有条不紊地部署兵力,准备给这支乌军最后的一击。 现在的谢韦尔斯克以南,就像一个巨大的战场漩涡,被围的乌军在漩涡中心苦苦挣扎,而俄军则在漩涡外围不断发力,等着把对手彻底吞噬。这场包围战的结果,或许很快就会揭晓,而对被围的乌军来说,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