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中车三季度斩获543亿合同 轨道交通装备收入全球第一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汪静

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HK)三季度斩获多项重大合同。

日前,中国中车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企业于2025年7月至9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中车抢抓全球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全产业链“走出去”,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其重要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车新签订单约1460亿元,其中新签海外订单约309亿元,同比增长明显,占同期总订单量的21.2%。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公司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日前,中国中车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企业于2025年7月至9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3亿元。

具体来看,7月至9月,公司下属动车企业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总计约378.2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下属机车企业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大秦铁路、卢森堡奈克斯铁路公司等分别签订了总计约94.5亿元的机车销售及维保合同。

此外,公司下属企业与长春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维护保障分公司、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公司等分别签订了总计约34.8亿元的城轨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

公司下属货车企业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总计约24.8亿元的货车销售合同。公司下属货车企业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分别签订了总计约11.1亿元的货车修理合同。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中车在频揽国内市场订单的同时,抢抓全球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全产业链“走出去”,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其重要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车新签订单约1460亿元,其中新签海外订单约309亿元,同比增长明显,占同期总订单量的21.2%,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等项目,覆盖55个国家及地区,重点突破迪拜等高端市场。

其中,中国中车持续推进“平台公司+优势企业”DLS业务拓展模式,2月新签的迪拜地铁蓝线项目,实现GCC(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地区高端市场重大突破,标志着DLS业务已经成长为国际业务版图的重要一极。

近五年研发费累计达698.66亿

揽单不断,中国中车业绩也在持续增长。

自2008年上市以来,中国中车的净利润稳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达到11年以来的最好中期业绩。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车实现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扣非净利润为66.61亿元,同比增长98.25%,接近翻倍。

在半年报中,中国中车表示,报告期中国铁路客运货运持续增长,均创新高。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上半年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

公司自身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聚焦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地位持续巩固,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和低碳零碳交通装备业务快速增长,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以及产融结合、两化融合等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

中国中车持续加码研发。2020年以来,公司年度研发费用均超过130亿元,2024年逼近160亿元。近五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到698.66亿元,投入金额及占比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67.79亿元,同比增长16.99%。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630项,其中发明专利1216项、海外专利3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