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银发”守护不打烊双节温情满济阳——记济阳区“五老”志愿服务宣讲团的别样假期

秋雨淅沥,晨光熹微。10月5日清晨7点,济南市济阳区一条街道的人行道上,响起富有节奏的“唰—唰—”声。年近七旬的冉庆亮——济阳区“五老”志愿服务宣讲团的带头人,正挥舞着扫帚,专注地清理着低洼路段的积水。雨水打湿了他的外套和鞋子,却未曾迟滞他手中的动作。过往的行人投来赞许的目光,熟悉他的人低声感叹:“老冉就是这样,做好事成了习惯。”

这雨中的秋扫,仅仅是济阳区“五老”志愿服务宣讲团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放弃休息、持续奉献,守护居民平安快乐过节的一个微小缩影。这个平均年龄65岁的团体,在这个本该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长假里,选择将身影留在了社区街巷,用一抹动人的“志愿红”温暖了整个济阳。

银发力量点亮社区家国情怀浸润人心

10月1日,举国同庆。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假日的慵懒中时,“五老”志愿者们已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区零工市场、和家园小区及富锦文苑小区。他们开展的“厚植家国情怀共绘银发担当”主题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厚重的文明底色。

宣讲台上,这些阅历丰富的长者,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他们用最朴实的乡音,从粮票布票讲到今日的移动支付,从低矮平房谈到高楼林立,将国家的发展巨变融于柴米油盐的日常,将深沉的家国情怀寄予邻里互助的细节。他们讲述的是身边事,传递的却是时代魂,在场居民无不凝神倾听,时而颔首,时而鼓掌。

宣讲结束,服务继续。他们瞬间转换角色,化身“文明宣传员”“环境守护者”和“安全保护者”。发放做文明人、反诈骗宣传页,他们耐心细致,如同叮嘱自家老哥哥、姐姐;看到随风飘落的树叶、散乱停放的单车,他们俯身清扫,动手归位。那一头头银发,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忙碌的身影成为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这些老同志太让人敬佩了!过节不休息,给我们讲道理,还帮我们打扫,心里又亮堂又暖和,这个国庆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和家园小区一位古稀老人握着志愿者的手,感慨万千。

安全弦时刻紧绷贴心锦囊护佑平安

万家团圆时,安全莫放松。10月3日下午,由济阳区“五老”志愿服务宣讲团成员们兼任的平安合伙人“五老”宣传队,又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徐家鑫苑、富锦文苑及名门世家小区之间。

“老哥哥、老姐姐们,过节高兴,安全可不能‘放假’啊!”一声亲切的问候,拉开了“欢乐过双节安全不‘打烊’”主题宣讲的序幕。围绕居家、出行、防诈、理财四大安全主题,志愿者们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掰开揉碎地讲。

“出门前,水电燃气阀门要拧紧!”“坐孩子的车,提前提醒他们检查车况。”“陌生电话让你转账,十有八九是骗子!”“那些说高回报的理财,专盯咱们的养老钱,可千万不能信!”

……

一句句叮咛,如同家人般贴心。他们还分享了小区里“躲陷阱的李大爷”机智识破骗局的故事,并编撰了朗朗上口的防骗口诀,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是对这群银发守护者最好的认可。居民们纷纷表示,这份“安全锦囊”实用、及时,让这个假期过得更踏实、更安心。

雨中坚守传家风言行浸润文明花

10月4日,中秋前夕,秋雨不期而至。安康社区富锦文苑社区门口,5位身着红马甲的“五老”志愿者,如同5盏移动的“红灯笼”,在雨幕中格外醒目。一场“中秋赏明月言行传家风”的宣讲,在临时搭建的雨棚下温情上演。

“大伙儿都知道中秋吃月饼,可知道这节是咋来的不?”宣讲员老冉的开场白,瞬间吸引了避雨居民们的注意。他从古代祭月讲到神话传说,从唐宋习俗说到今日团圆,将中秋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

“月饼要先给爷爷奶奶切大块”,“好东西要分着吃”,“给远方的孩子寄去手工月饼”……老冉话锋一转,用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深刻阐释了“敬老”、“分享”、“关爱”的家风真谛。“日子好了,形式变了,但团圆和睦、孝老爱亲的心不能变。咱们一句关心的话,一个节约的行动,都是在传家风!”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居民们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雨势稍歇,宣讲结束,但服务并未停止。志愿者们立刻拿起工具,清扫被雨水打湿黏在地上的落叶,捡拾冬青丛深处的垃圾,向沿街商铺发放文明宣传页。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脚,泥点溅上了红马甲,却无人退缩。这场雨中的坚守,让中秋的“团圆味”里,更添了几分“家风味”与“文明味”。

习惯成自然奉献写担当

“我辛苦,我快乐,守护市民过双节。”这不仅是口号,更是“五老”团队的真实写照。实际上,从9月29日起,他们就进入了“守护”模式:傍晚义务护学,保障孩子安全;深夜挑灯撰写、修改宣讲稿;白天为老年公寓送去欢声笑语,替老人们按摩捶背;冒雨巡查林木;开展文明劝导;为患病困难者慷慨解囊……这个长假,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是在公益岗位上度过的。

群雁高飞头雁领。年近七旬的冉庆亮,更是事事躬亲,处处表率。每一次活动,他都精心策划,深夜加班准备宣讲材料。10月2日,他还以“民间林长”的身份,冒雨巡查林木情况,又赶到劳务市场疏导点,关切地询问摊贩们的经营有无困难。

周兰芹、刘兰兴、张卫东、张忠德、王翠云、张俊亮……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是一颗颗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放弃含饴弄孙的闲暇,将公益融入生活,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成立4年多来,这支“五老”志愿服务宣讲团,在济阳区关工委和区委组织部的积极引领与支持下,早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从助力抗疫到理论宣讲,从义务护学到平安建设,他们的足迹遍布济阳的角落。这个双节,他们再次用行动证明:奉献不分年龄,担当永不“打烊”。他们用满头银发,映照出初心如磐的赤诚;用默默坚守,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与祥和。他们是这个假期里,最温暖、最亮丽的那道风景。(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