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投入使用的“地面空间站”正式名称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历时19年于202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该装置是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占地约50个足球场,总体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全球领先。 核心功能与技术突破 环境模拟能力 可综合模拟真空、辐射、弱磁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包括极端磁场(比外太空弱50万倍)、太阳风暴、太空粉尘(每秒70公里)等,为航天器材料、生命科学等研究提供支撑。 例如,“巨型微波炉”真空舱可复现三维地球磁层等离子体环境,“超级电磁炮”加速器模拟太空粉尘撞击。 科研应用 已累计为国内外团队提供超6万小时实验服务,支撑嫦娥工程、北斗导航、空间站抗辐射材料等研发,并跨界应用于医疗影像、抗病育种等领域。 国际意义 该装置打破欧美技术垄断,使中国航天从“靠天吃饭”转向自主可控,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空间环境模拟平台。其开放共享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航天研究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