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最绝顶的能力就是把会做的,都做对
游学团
🌸教初中语文13年,我越来越确信:高分不是靠攻克难题,而是靠守住每一分该得的分。
🌸每次大考后,总有孩子拿着卷子说:“这篇阅读我其实读懂了,就是答偏了”“作文题目我理解,但没写好”。问题从来不是“不会”,而是“没做对”。
🌸语文丢分的真相:
1.基础题:默写写错字、文言注释记混
2.阅读题:文章读懂了,却在审题和答题规范上失分
3.作文题:立意不错,却因结构松散或细节不足被扣分
这些本可以拿到的分数,加起来往往超过20分——这才是语文拉开差距的关键。
🌸三类“会做却没做对”的典型
1. 基础分:轻敌之失
上周月考,“箪食壶浆”的“箪”字,全班18人写错——他们都懂意思,却输给了细节。
2. 阅读分:规范之失
一个学生上次月考时,阅读题全部理解正确,却因未按“观点+原文依据+分析”的格式作答,被扣8分。
3. 作文分:落实之失
有个孩子写《遇见》,开头结尾都很美,中间却空洞无物。他说“不知道怎么写具体”——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不会转化。
🌸三个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法:
1. 建立“三色错题本”
红色:基础知识点漏洞
蓝色:阅读答题规范问题
绿色:作文失分点
每周复盘,精准补漏
2. 阅读“答题模板”刻意训练
每天15分钟,针对不同题型进行规范作答训练。坚持一个月,阅读题得分率能提高30%
3. 作文“素材转化”练习
每周两次,将生活小事转化为作文素材。培养“小事深写”的能力,解决“无话可写”的困境
🌸这学期,我带的班级开始实施“满分行动”:
周一:基础巩固日(字词默写+文言积累)
周三:阅读规范日(题型专练+答题技巧)
周五:作文提升日(片段练习+素材积累)
周末:综合应用(限时训练+错题复盘)
🌸一个月下来,班级平均分提升8分——他们只是把原本会做的题,都做对了。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信:语文学习不需要天赋异禀,需要的是把每个理解了的字词、每篇读懂了文章、每个想好了的故事,完整准确地呈现在答卷上。
🌸国庆假后就是第一次月考了,请家长朋友们嘱咐孩子,月考中,谁把该会的答对了,谁就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