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的商业版图,或许要迎来新一轮变动。
前不久,云南城投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云泰商管拟与宁波北仑银泰城、宁波东银泰城、杭州西溪银泰城和台州银泰城提前解除现有整租、委托管理合同。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杭州西溪银泰城也在此列。
提前解约的原因很简单,运营状况不佳,仅2024年就亏损了5.7亿元。
试想,当湖滨银泰去年全年营业额高达105亿,城西银泰55亿,且销售额也在不断同比增长。而同叫银泰的西溪银泰城,却是血亏的状态。
不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和遭遇拍卖的西城广场、蓝钻天成不同,西溪银泰城的主体依旧是西溪银盛置地有限公司,只是换了一个运营商而已,并非外界所传的倒闭。
02
2017年开业的西溪银泰城,也曾风光过。
拥有迪卡侬、优衣库、muji、海底捞等相对热门的店铺,加上周边又是浙大紫金港校区、蒋村住宅群和写字楼群,人流量还是不错的。
直到2020年400米开外的西溪天街开业,西溪银泰城的营业状况开始急转直下。
记得我2020年搬到城西,西溪天街几乎每周都会去打卡,吃饭购物理发,到后来孩子出生后的婴童游玩,几乎是在西溪天街完成的。
在当年很火的老鸭集,排过好几小时的队;二楼的西西弗书店,工作日也总是坐满了人;负一楼的小餐饮,一直在更新轮换,最热门的那批总会出现。
反观西溪银泰城,记忆中只去了三次。
一次是朋友聚餐去海底捞,一次是去永辉超市,最后一次是去迪卡侬试自行车。
给我的印象是,偌大一个商城却是非常萧条。好不容易停好车,去超市要穿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两边都是围挡起来的店铺,外街都是外卖为主的小餐饮。
有我这样感受的消费者,在网络上更是一抓一大把。
到了后来,永辉超市关停了,我也记不清有多久没去西溪银泰城了。
03
西溪银泰城的运营失败,一方面是综合体运营商的能力。
比如同样是银泰,湖滨银泰in77、武林银泰、城西银泰城能人流爆表,节假日停车都是一位难求,但西溪银泰的存在感就差了一些。
虽然都叫银泰,他们其实属于三个不同门派。
分别是阿里巴巴旗下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沈国军的旗下银泰商业集团以及云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像可以用银泰365会员的武林银泰、庆春银泰,目前在阿里巴巴银泰商业旗下。银泰城和in系列,则分到沈国军的旗下银泰商业集团,典型如城西银泰、湖滨银泰in77。不过,自2024年12月起,阿里银泰已经由雅戈尔集团接手。
西溪银泰则是属于云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不同的商业运营公司,诞生了完全不同的银泰系列产品,再加上板块、时机和竞争对手的不同,在消费者里的口碑出现了很大的分野。
早在2020年,就有不少商户反映西溪银泰城管理存在问题。商场在开业时承诺的多个门没有开放,导致人流无法有效导流。
而且,商场没有统一的业态管理,招商团队频繁变动。
没有良好的运营管理,也无法为商户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最终导致商户经营困难,纷纷撤离。
04
此外,杭州综合体的大环境,也是西溪银泰城没落的一大原因。
早在2008年,杭州就提出了“要造100个城市综合体”的宏伟目标。十多年过去,杭州的商业综合体早已突破100家,体量在2万方的商业项目更是超过250家。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就有14家商业综合体开业,体量超130万㎡。
亚奥万象天地、上城天街、恒隆广场等重磅项目,都将在今年陆续开业。
在杭州商业综合体整体迈入存量的时代,新综合体层出不穷,老的综合体自然面临淘汰,除非硬件软件都能跟上消费者的步伐。
像西溪银泰城的没落,显然是客流受到了隔壁西溪天街的虹吸。
在品牌入驻方面,西溪天街拥有更多的品牌,特别是在餐饮业态上更具竞争优势。它通过引进新兴餐饮品牌,成功吸引了大量食客,带动了整个商场的客流量。
另外,在交通便捷性和消费者体验上,西溪天街也做得更,以至于西溪银泰城的客流量不断被分流,经营愈发困难。
西溪银泰城虽然没有倒闭,但面临着严峻的经营挑战。它的困境是区域竞争、业态定位偏差以及运营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换一个运营商容易,但要把一个综合体起死回生,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