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小米公关部换帅背后,“雷氏营销”遭遇口碑危机

王化卸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的传闻,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图源:小米2025年11月21日,小米在公司内网发布组织调整及干部任

王化卸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的传闻,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

图源:小米

2025年11月21日,小米在公司内网发布组织调整及干部任命通知,王化不再担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转任武汉区域总部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徐洁云兼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向集团副总裁、CMO、集团战略市场部总经理许斐汇报。

作为组建小米公关部的“元老”,王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小米公关部的“代名词”。

图源:王化微博

2015年7月,王化加入小米,任职于兼具公关职能的小米网大市场部。2017年,小米筹备上市并组建公关部,王化以编外身份支援该部门工作。2019年中,王化转岗到小米公关部,成为集团公关总监。此后几年,王化在小米公关部的职务一路高升,2021年5月成为公关部“话事人”。

执掌小米公关部期间,王化频频对外发声,帮助小米公司辟谣小米汽车售价、金凡离职、拒招35岁以上员工等传言,并积极回应小米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卸任关联公司领导席位、小米眼镜官博上线、大学禁用红米手机考试等热点事件,可谓小米公关的“知名IP”。

针对小米最新公布的干部任命通知,王化在社交媒体平台回应称,“我就是一个正常的轮岗,没有别的任何原因,切勿过度解读。”然而,结合小米近期的品牌形象以及股价表现来看,其更换公关部总经理,或许并非简单的轮岗。

2025年以来,因虚假宣传、安全性不佳等争议发酵,小米屡屡成为众矢之的。舆情处置成效不彰,或许是王化卸任公关部总经理的核心诱因。

01、王化卸任背后,“雷氏营销”不再奏效

曾几何时,雷军可谓小米最重要的“代言人”。通过打造“真诚”“励志”“可靠”等人设,雷军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俘获了数千万粉丝。

图源:小米

得益于此,仅靠雷军带动,小米的产品就可以轻松打开市场。比如,2024年3月、7月、10月,雷军先后三次召开演讲,讲解小米SU7系列车型。产品上市后,雷军还频频现身车展、亲自给车主开车门,进一步推动小米汽车“破圈”。

事实证明,一系列“雷氏营销”带动下,小米SU7确实成为了爆款。2024年,小米SU7交付量达13.69万辆,远超最初设定的10万辆交付目标。

对此,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点评称,“小米汽车取得这样的成功,大家都很佩服雷总,不仅产品做得好,营销更是大师级的,但我觉得是不止是大师级的,而是神一样的存在。”

不过,2025年以来,随着小米汽车宣发话术争议、产品安全事故等风波持续发酵,雷军的口碑已出现“崩塌”的迹象。

2025年3月,宣传小米SU7 Ultra售价高达4.2万元的碳纤维前舱盖时,雷军表示,“碳纤维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件,内部结构也改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然而,消费者提车后发现,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前舱盖只有装饰作用,内部并无风道,与宣传不符。

随后,小米汽车发布公告,“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向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用户赠送2万积分。对此,诸多车主认为,该方案未弥补实际损失,且积分仅限小米商城使用,缺乏诚意。

图源:小米

有鉴于此,100余名小米SU7 Ultra车主以“虚假宣传”为由起诉小米,要求后者退还2万元定金并进行三倍赔偿。《读嘉新闻》报道,庭审中,小米法务团队给出“雷军不懂结构,微博内容已修改”“4.2万的配件不算买车的关键因素”等回应。虽然上述回应可以在法律层面有效反击诉讼人,但一定程度上也撼动了雷军言论的权威性,动摇了小米品牌的信任根基。

无独有偶,2025年10月,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一辆小米SU7碰撞前车后越过中央绿化带后起火燃烧。现场视频显示,该小米SU7起火后,驾驶人被困车内,多名路人试图上前营救,但车门无法打开,驾驶人不幸遇难。

随后,有网友发现,2024年4月,接受媒体人李翔采访时,雷军谈及小米汽车的产品理念称“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因而质疑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安全。

多重争议持续发酵,严重损害了小米的品牌公众形象。在此背景下,即便小米交出了亮眼业绩,也难以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

2025年11月18日,小米披露了2025年Q3财报,公司营收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同比上涨80.9%,汽车业务更是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图源:百度

然而,截至2025年11月21日,小米股价报收38.08港元/股,相较6月61.45港元/股的高点,缩水38.03%。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小米已发起13次回购,合计回购4762.52万股,回购总金额高达20.45亿港元。其中11月20日,小米发布公告称,将以37.61港币/股的均价,回购1350万股公司股份,总回购额超5.07亿港币,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回购金额纪录。

图源:雷军微博

眼看着小米成为众矢之的,雷军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公众形象,11月16日连发多条微博辟谣“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对此,有网友评论道,“可惜很多人断章取义啊,说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雷军回应称,“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雷军亲自下场为小米摇旗呐喊,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其对王化执掌的小米公关部表现并不满意。王化未能及时洞察到,2025年以来的一系列争议事件已对雷军的公众形象造成重创。在此背景下,小米仍高度依赖“雷氏营销”,自然难以避免被资本市场看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不光关心公司的现状,更关注企业长线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交出亮眼业绩答卷的背景下,小米的股价“喋喋不休”,除了“雷氏营销”不再奏效,或许也与公司的想象力逐渐收窄有一定联系。

尽管讲出了极为宏大的“人车家全生态”商业故事,但由于市场环境剧烈变化,小米愈发难以续写此前的商业神话。

02、上游频现“黑天鹅”,小米基本盘不稳

众所周知,2025年上半年,国补扩容,极大地释放了科技产品的消费潜力,诸多企业均借此博取了亮眼的业绩。

不过遗憾的是,随着补贴资金逐渐耗尽,2025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国补政策逐渐收紧。在此背景下,以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公司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

图源:小米2025年Q3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Q3,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276亿元,较上个季度的387亿元,环比暴跌28.8%。

小米在财报中表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业绩不佳,主要系中国大陆智能大家电及若干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减少,其中智能大家电收入环比骤降64.8%,“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空调出货量季节性减少、国家补贴退坡以及竞争加剧所致。”

一直以来,小米都将手机业务视为拉动IoT业务增长的关键一环。IoT业务业绩下滑固然与国补收紧有直接联系,一定程度上也与小米手机业务萎靡不振有关。财报显示,2025年Q3,小米手机营收460亿元,同比下跌3.1%。

图源:小米2025年Q3财报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平均售价也大幅下滑。2025年Q3,小米手机出货4330万部,同比仅增长0.5%。同期,小米手机平均售价为1062.8元,同比下跌3.6%,毛利率仅为11.1%,同比下跌0.6个百分点。

尽管小米17系列销量不俗,但透过平均售价和毛利率双双走低的财务数据来看,随着国补收紧、市场竞争加剧,为了稳住市场影响力,小米似乎再一次卷入了价格战。

不过接下来,小米手机很难继续无所顾忌地降价。因为随着存储产业链开启价格上涨周期,手机上游成本将飞速飙升。

图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

2025年11月20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研报称,9月初以来,DDR4 1Gx8颗粒价格环比上涨158%,DDR5 2Gx8颗粒现货价环比大涨307%。预计2026全年,DDR5合约价都将呈上涨态势。

对此,2025年Q3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表示,小米已与合作伙伴签订2026年全年供应协议,确保全年供应不受影响,“未来可能通过涨价和产品结构升级来平滑成本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小米的手机×AIoT业务将面临两难抉择:国补收紧的背景下,迎合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涨价,将会丢失一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如果产品不涨价,公司则需要承受供应链成本上涨的压力,利润空间有可能进一步收窄。

03、汽车业务盈利背后,小米蓄水池“缩水”

尽管是最后一批入局的造车新势力,小米却缔造了远超“前辈”的商业神话。2025年11月20日,小米汽车第50万辆整车下产线,距首车交付仅一年半左右时间。

图源:小米2025年Q3财报

由于实现了规模效应,小米汽车业务也挣脱出了亏损的泥潭,开始释放利润。财报显示,2025年Q3,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290亿元,同比飙升199.2%;经营溢利为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产品热度下降,以及“雷氏营销”不再奏效,小米汽车也面临后继乏力的挑战。

随着新工厂逐渐开工,小米汽车月交付量不断增长,2025年10月交付量高达4.87万辆,相较1月的2.29万辆,直接翻倍。

交付量增长,固然可以尽快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如果新增订单量跟不上产量,小米汽车的订单“蓄水池”也将逐渐缩水,进而直面“供过于求”的挑战。

图源:孙少军微博

2025年10月末,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透露,“小米汽车上周(10月21日-10月27日)新增锁单破4.5K,本月累计锁单破2万。”横向对比不难发现,目前小米汽车的月锁单量已经远低于交付量。

接下来,随着国补政策收紧以及恢复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量红利或将显著收窄。对此,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就谨慎地表示,展望2026年,变局特别多。“我唯一敢确定的是,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残酷跟血腥。”

回顾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竞赛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身位一时领先的企业,不一定可以率先“撞线”。

典型如理想汽车,过去几年,堪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等生”,不光销量持续攀升,更率先打破新势力“亏损魔咒”,实现年度盈利。然而,2025年以来,因产品竞争力走低,理想汽车陷入了销量下滑、业绩收窄的至暗时刻。

理想汽车的经历给小米敲响了警钟。此前,在“雷氏营销”的带动下,小米确实创造了亮眼的业绩。不过近期,消费者市场已经不再热衷于追捧“雷氏营销”,小米需要摆脱此前的路径依赖。

此番公关部换帅,很大程度上昭示出,小米已意识到问题所在。接下来,小米能否探索出新的营销模式,以支撑业务稳健发展,还有待时间检验。

评论列表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27
2025-11-23 00:29
现在的新公关一上来,直接就把雨田君划成异端[点赞]之前雨田君说过的话也一概不认[呲牙笑]雨田君估摸着尬在那里了[捂脸哭]都不知道怎么回应[得瑟]

牛肉丸 回复 11-23 01:48
更重要的是把不群的后路堵死了,后面他再开发布会别人要是问他你这回说的算数不他就不好回答。

四岁就颇具魏武遗风 回复 牛肉丸 11-23 07:46
所以这个广州车展派副总来的,自己没敢来[大笑][大笑][大笑]

羁绊
羁绊 25
2025-11-22 23:04
雷不群开始屌丝米都是虚假宣传
用户12xxx50
用户12xxx50 15
2025-11-23 07:52
换嘴没用,要换的是脑袋
树大招财
树大招财 14
2025-11-23 06:07
所谓雷氏营销,本质就是坑蒙拐骗。走街串巷卖老鼠药蟑螂药的,都比你实在。
yHF
yHF 13
2025-11-23 05:30
雷不群人品太差到处都是套路。
人工zz421116号
人工zz421116号 11
2025-11-23 19:49
米粉鼓吹小米空调销量高过格力空调?财报咋又下滑了?小编想黑小米是吧[得瑟]
皮特
皮特 8
2025-11-23 10:51
雷布斯越来越让人讨厌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3
2025-11-23 12:11
雷吹牛逼歩死————全国人民都被他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