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些问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在哪里?

这两年一些城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这个概念,精细化管理是以提升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泰勒提出的

这两年一些城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这个概念,精细化管理是以提升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主张通过流程分解与数据分析实现作业标准化。

沈阳市还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十大行动。

一是开展道路清扫行动。

二是开展建筑立面管理提升行动。

三是开展围挡整治行动。

四是开展道路桥梁维护行动。

五是开展广告招牌整治行动。

六是开展市容秩序整治行动。

七是开展春季植树行动。

八是开展花卉栽摆行动

九是开展三四环、铁路沿线及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行动。

十是开展农村及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不够精细化,上面这些方面其实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谁关心花卉栽摆的好不好看,能有几个关注行道树多了少了的。华府新天地的纯玻璃幕墙的大厦外挂了很多空调外机,相当丑了,但是能有几个关注的?

反而老百姓更关注的方面距离精细化管理还有挺大差距。

沈阳的公交问题一堆,车隔长、新车小、有的车没有定位信号、有的车不能刷卡、有的车收车早等等等等,这些问题跟老百姓关系巨大,但是没有钱精细化管理。

很多马路,停车位稀少,每天回家还得上演现实版“抢车位”,今年各区都在进行停车位智慧化改造,但是只是把一些曾经可以随便停车的地方规范了一下,变成了正规停车场,并没有本质上增加停车位,停车难问题依然没有缓解。

机动车占据了太多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骑行者在快车道骑行,各行其道成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在沈阳很少可以找到一条长距离可以正常骑行的普通非机动车道,沈阳是一个对骑行者非常不友好的城市。

沈阳精细化管理对“老头乐”却视而不见,这玩意在沈阳真的是不分地区了,无论是偏远郊区,还是地铁站、火车站、商圈都可以看到,沈阳的柔性执法都过于柔性了,太宽容了,“老头乐”满大街都是,违停随处可见,在沈阳停车最规范的可能是共享单车了,因为有电子围栏,不好好停它继续计费。

最能体现精细化管理做得不够的就是井盖了,上图的小什字街街边城市小区修得多好看,虽然行道树没有了,但是影响不大,但是井盖的质量可是影响很大,这处快车道的井盖,过一个车响一下,这条路车也不少,一天净响了,周围居民一天净听这声音了。

东顺城街北顺城路路口的井盖更是险些绊倒我,网上很多外国人安装井盖的视频,对比国内的井盖,那才是真的精细化管理。

有些人行道采用了地砖,但是选用了一些质量不咋地的地砖,又柔性管理违停问题,导致沈阳除了西中街外,地砖人行道一条比一条破,哪怕是青年大街、南京街这两条绝对的主干道,地砖活动、破损的也很多,在沈阳人行道地砖工艺的只有西中街是真正的精细化管理,西中街的地砖是沈阳铺设地砖的地方中唯一一个水泥勾缝的吧?结果它成快车道了。

行人每天都在走的人行道坑坑洼洼,井盖活动,还有一堆违停车辆挡道,想骑行一样的遭遇,想坐公交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不来一辆,想打车,便宜的是“老头乐”,网约车还基本是无照经营。想点个外卖,还要担心是不是“幽灵外卖”。相比行道树种了多少,盆栽摆放了多少,老百姓更关注这些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啥时候能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