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年离婚女人的告诫:普通女人离婚时,尽量别要孩子

前天写完《32岁女人的离婚撕扯教训:不要嫁给条件好的男人》这篇文章后,收到了两个朋友的私信。一个是律师朋友,他从从业经验

前天写完《32岁女人的离婚撕扯教训:不要嫁给条件好的男人》这篇文章后,收到了两个朋友的私信。

一个是律师朋友,他从从业经验出发,建议女主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因为男方的经济条件比女主好,这样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另一个有过亲身经历的朋友芳姐,用她的现身说法,来劝告同样陷入这种离婚困境的普通女性:

如果当下自己的能力一般,而男方的条件明显比自己好,千万不要执着于抚养权。有时候放手才是最好的爱,当你有一天变得强大了,能给孩子实实在在的助力了,孩子一样会和你亲近。

现实生活中,很多面临离婚的女性,即使自己的条件很一般,也会极力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从感性上说,这种执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母爱是原发性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往往不是父亲能够比拟的。

但是,从理性上考虑,盲目执着于孩子的抚养权,却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孩子其实也是功利的,很多时候,女人对孩子抚养权的执着,往往只能感动自己,孩子长大以后,却并不一定感激你。

15年前和前夫离婚的时候,芳姐虽然对儿子有万般的不舍,但最终却选择放弃儿子的抚养权。

当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身边的人都觉得她好狠心,居然舍得将八岁的儿子,丢给婚内出轨的渣男前夫。

而前夫更是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在回归家庭失败之后,终于凭借钞能力,在争夺儿子的抚养权上扳回了一局。

其实,芳姐有自己的工作,虽然收入一般,但也不至于像全职妈妈一样被动,这也是很多人诟病芳姐狠心的根本原因。

但芳姐的决定背后,除了有一丝无奈,更多的是对人性的了解。

芳姐的姑姑也是离婚女人,当初离婚的时候,姑姑凭借蓬勃的母爱,坚持要走了芳姐表妹的抚养权。而那个时候,姑姑没有一技之长,一直处于半家庭主妇的状态。

当时,姑姑咬紧牙关说,自己就是吃苦受累,一定要把女儿好好培养出来。

的确,在之后的日子里,为了养活女儿,姑姑吃了不少苦。可是,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女人,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虽然拼尽了力气,但姑姑终归没能给予孩子最好的资源和教育。

这也成了芳姐表妹长大之后,埋怨自己母亲的地方。有无数次,芳姐听到表妹抱怨:要是我妈当年把我给了我爸,我至少也能读个大学,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至于像跟着她,读完高中就辍学了,然后一辈子重复她的劳碌命。

年轻的时候,听到表妹的这些抱怨,芳姐还很为姑姑打抱不平。可是,经历过生活的磨练之后,她开始能理解表妹。

生活这么辛苦,谁不希望能过得更轻松一点呢?如果起点更高一些,人生自然会更顺畅一些。

有了姑姑的前车之鉴,离婚的时候,虽然儿子哭着闹着想跟着自己,但芳姐还是决定放手。

没办法,她每个月只有3000块钱的收入,够干什么呢?即使加上男人的抚养费,养儿子也很费劲。

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比例不低的男人在离婚之后,会借口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中断抚养费的供给。这对于能力一般的单亲妈妈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前夫的条件好很多。前夫的月收入是她的一倍,前夫的父母也愿意帮忙照顾孩子,儿子跟着前夫,生活要安稳宽裕很多。

最终,芳姐带着对儿子的万般不舍,成了南下飘一族。她拼命地工作,竭尽全力地提升自己,然后用15年的时间,积攒了一些家底。

15年里,芳姐忍受了很多对儿子的相思之苦,面对儿子的疏远,她也曾经伤心难过过。但是,芳姐一直笃定,只要她在儿子需要的时候,有能力托举儿子,儿子一定能领她的情,感受到她的母爱。

芳姐做到了。

儿子大学毕业后想出国留学,前夫极力反对,芳姐二话不说就给予了经济支持。再后来,儿子恋爱、结婚、生子,每一个需要外力支持的关键环节,芳姐都给予了托举。

而这些实实在在的托举,让儿子感受到了芳姐发自内心的母爱,不知不觉间,儿子和芳姐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感情越来越好。

在面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的时候,总有女人说: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当官的爹。

可跟着讨饭的娘,过着讨饭的生活,真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吗?真的就是孩子最希望过的生活吗?

生活是现实的,在生活的捶打面前,其实亲情也是经不住考验的。

这是人性,无关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