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布林肯突然发声,批评特朗普政府不明智,伊朗直言:游戏还没结束

据环球网消息,2025年6月24日,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在《纽约时报》发表署名评论,对特朗普政府三天前下令空袭伊朗福尔道、

据环球网消息,2025年6月24日,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在《纽约时报》发表署名评论,对特朗普政府三天前下令空袭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的行动发起猛烈抨击。布林肯直言此举是“错误、不明智且不必要”的战略冒险,直接将矛头指向特朗普执政风格的核心矛盾。

布林肯的批评并非隔靴搔痒。他清晰指出一个关键事实:若非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单方面撕毁奥巴马政府艰难达成的伊核协议,伊朗根本不会加速推进高丰度浓缩铀的生产进程。在布林肯看来,特朗普如今的军事行动,“不过是在试图扑灭一场由他自己亲手浇上汽油的大火”。这番剖析揭示了一个苦涩的循环——先制造危机,再武力灭火,其合理性令人存疑。

布林肯(资料图)

国际社会的实际反应似乎印证了布林肯的担忧。就在空袭次日(6月23日),伊朗便以导弹精确打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作为回敬。更引人深思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观察结论。总干事格罗西18日曾公开强调,该机构尚未发现伊朗开展核武器计划的确凿证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援引的情报评估也指向类似结论:伊朗并未积极寻求核武器。这些权威声音,无形中削弱了特朗普所谓“紧急行动”的根基。

面对核查呼声,伊朗选择的是强硬对抗而非妥协。6月25日,伊朗议会高票通过法案,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合作。议长卡利巴夫在投票前的激烈发言中痛斥该机构“沦为政治工具”,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布鲁杰迪更公开主张应“禁止格罗西进入伊朗”。法案明确要求:只有保障伊朗核设施安全及其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后,核查方可重启——这实际上关闭了短期内国际核查的大门。

布林肯(资料图)

讽刺的是,在布林肯发声的同一天(6月24日),特朗普曾高调宣布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全面彻底停火”。然而这一纸协议脆弱得不堪一击。双方当天即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并再度交火,特朗普不得不公开表达对两国——尤其是以色列——的强烈不满,甚至亲自致电内塔尼亚胡要求停火。这番朝令夕改、自相矛盾的操作,无疑暴露了所谓“战略威慑”的失控本质。

面对核设施遇袭,伊朗的回应却透露出惊人的战略韧性。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24日明确表示,已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核项目继续运行”。更意味深长的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通过法新社传递信息:“伊朗仍有浓缩铀库存,游戏还没有结束。” 这种非正式的宣言,暗示伊朗在地下深处迅速重建核设施的能力,以及保持核选项的战略决心。

布林肯的批评文章恰如一枚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关于中东战略的多重涟漪。一方面,它揭示了美国单边主义军事干预的内在矛盾——以武力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反而使地区更趋危险。另一方面,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决定,实质关闭了国际社会监督伊朗核活动的窗口,令地区安全陷入更大不确定性。当美伊双方各自在“先发制人”与“战略忍耐”间游移,中东的天空依然笼罩在核阴云下,和平曙光尚未真正降临。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导弹未能终结这场危机,反而让德黑兰的地下离心机获得了更深的掩护;布林肯的檄文撕开了华盛顿决策层的内在裂痕,却无力扭转既成的危险棋局。当伊朗轻抚浓缩铀库存说出“游戏未结束”时,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又多了一枚不可预测的棋子——在核阴影笼罩的中东,真正的战略清醒不是炫耀武力,而是重拾被撕毁的协议精神,在废墟上重建对话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