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以法之名 烂尾电视剧《以法之名》近日迎来大结局,却因剧情漏洞百出、角色结局不合理

以法之名 烂尾电视剧《以法之名》近日迎来大结局,却因剧情漏洞百出、角色结局不合理等问题被众多观众吐槽“烂尾”。相关争议如下:

- 角色命运设计刻意:万海作为全剧核心冤案当事人,在翻案前夕因药物被调包死于心脏病,让观众期待的“沉冤得雪”情节落空,案件核心人物的死亡也使故事逻辑崩塌。秦峰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轻易被反派持刀捅伤殉职,且同事未提前告知其嫌犯持枪风险,其牺牲情节被指“强行悲剧”。

- 叙事存在诸多问题:剧中闪回超120处,如谢鸿飞打电话的场景,相同画面角度竟重复四次,靠重复片段拖慢节奏。破案过程多依赖反派内讧获取关键证据,如陈胜龙制造矿难后主动“宣告”,专案组显得很被动,缺乏主动侦查能力。此外,前期埋下的伏笔如郑雅萍发现监狱监控异常等无后续,很多配角结局也未交代。

- 正反派能力设定失衡:反派仿佛“开了天眼”,想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出现,而主角团则处处被动。专案组破案基本靠反派“自爆”,被网友调侃为“等待反派自爆的观众”,这种设定让观众感到主角无能,剧情缺乏合理性。

- 价值观引发质疑:结局中正派角色万海、秦峰等死亡,而省级保护伞江旭东仅判10年,政法委书记兰景茗仅被撤职,出现“好人惨死,恶人逍遥”的情况,违背了观众对“邪不压正”的预期。同时,剧中还存在检察官随意调取物证、未经审批启动调查等情节,被法律从业者指出严重违背《刑事诉讼法》,程序正义缺失。

导演傅东育在大结局后发文反省,提到开篇入戏慢、注水抻长度、演员选择有失误等问题,但未直接回应烂尾质疑,其言论还被认为有“甩锅”之嫌,随后他关闭了评论区,这一行为也引发了更多网友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