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运城女教师遇害案:男子杀妻“疑罪从无”20年后再追诉,嫌疑人家属写的一张字条成为指控的重要证据

大河报·豫视频 记者 杨光 刘永恒 67岁的路跟满近一年在村里遛弯的频率,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遇到熟人也会开口聊上

大河报·豫视频 记者 杨光 刘永恒

67岁的路跟满近一年在村里遛弯的频率,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遇到熟人也会开口聊上几句。

自22年前女儿路亚丽遇害后,除了亲戚朋友的往来,他几乎断绝跟其他人的来往,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案件的申诉上,常年在外奔波,即便回到家里也不愿出门,总怕别人说起女儿。

(被害人父亲路跟满在村里散步)

2003年1月,在山西运城临猗一乡村学校教书的路亚丽在学校失踪,6个月后,尸体在距离学校10余里的一处水井内被发现,警方锁定路亚丽的丈夫王某为嫌犯,王某先认罪后又翻供。2004年12月,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王某无罪。

此后,路跟满独自踏上了申诉之路。

最开始的十几年,农忙一过,路跟满几乎都在路上。白天不舍得坐公交,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到了晚上,就住几块钱一晚的床铺,有时候铺位在地下室,用手按枕头,都能压出水来。

2019年,路跟满因病,力不从心,几番犹豫,将事情托付给了儿子。由此,父子两代人接力申诉22年,迎来了案件的重新调查、审理。

(被害人路亚丽的照片)

消失的姐姐

2003年1月3日,是路家悲剧的开始。

路远(化名)记得,那天是姐姐路亚丽的22岁生日,母亲特意煮了几个鸡蛋,嘱咐他送到学校去。人还没有出发,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姐姐没上课,人也不在学校,让父亲去一趟。

学校离路家不远,只有两三公里。

那天很冷,路远和父亲路跟满骑摩托车去了学校。到了姐姐宿舍,父亲让他在门口等着,就进了宿舍。再出来,他发现父亲脸色已经变了。当时路远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也没往坏处想。

事情很快就超出了他的预料,学校报了警,警察也到了现场,姐姐不见了。家里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找人,四处贴寻人启事,承诺给提供线索者酬谢三千到五千元。

路远当时负责在临猗县到相邻的永济市方向寻找。

路亚丽失踪没几天,王某和其堂兄突然来到了路家,说在运城的某个街道看到过姐姐。路远对于此事印象深刻,母亲当时听完后,把两人骂出了家门。他当时还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余气未消,说自己媳妇不见了,家里所有人都在找,他在运城看见了,却不把人找回来,反而跑到媳妇娘家报信,这不是骗人吗?

找了一个月,路亚丽始终没有消息。路跟满就把寻人启事的酬金改成了“倾家荡产也要拿重金酬谢”。

(2003年路亚丽失踪后,路家贴出的寻人启事)

路远称,那段时间,家里讨论姐姐事情时,父亲从不让他参与,也不许他询问。靠着父母亲戚的只言片语,他只拼凑出了大概情况,猜测姐姐很可能遇害了。

那段时间,路跟满经常去殡仪馆打听消息。跑得多了,跟负责人也熟了,有情况时会主动打来电话,路跟满就会去殡仪馆。大部分时候是路跟满自己去,有时也会带着路远,但他从不让儿子进去。

路亚丽失踪的事很快在周边传开,另一种说法也传了到路远耳朵里,说他姐姐生活作风有问题,“跟人跑了”。传言一度让路家在村里抬不起头,路远记得,从那时起,除了干农活和忙姐姐的事儿,父母几乎不再出门。

接力申诉20余年的父子

那年,路家从冬天一直找到夏天,直到一个农民浇地时在井里发现了一具尸体。这次还是路跟满去的殡仪馆,他打电话问家里,再次确认路亚丽牙齿的情况,说脸已经认不出了。

(路亚丽被抛尸的井,现已废弃)

尸体身份被确认后,警方很快就锁定了嫌犯王某,王某供认杀死了路亚丽并抛尸水井。法院审理时,王某当庭翻供,称其未杀害路亚丽,此前供述是因为被警方刑讯逼供。2004年12月,运城中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王某无罪。

从那年开始,路跟满就独自开始了近20年的申诉之路。每年农忙过后,他都要出门,年年如此,也不让儿子参与,直到自己心脏出现问题,倒在了路边。

出院后,他开始力不从心,决定让儿子继续为女儿的案子申诉。

路远记得,那是2019年的夏天,在老家院子,他刚干完活,坐在水龙头边上洗脚。父亲朝他走了过来,欲言又止,又走开,反复几次,还是走到他跟前,开口说,有闲工夫了,把家里的事情问一问跑一跑,爸爸跑不动了。

路远当时低着头,也没停下手里的动作,只“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他知道,父亲不愿意把这种事情交给他,怕儿子像自己父亲一样,把半辈子都搭进去。

在路远记忆里,自从姐姐出事后,逢年过节家里的氛围总是很沉闷,家人坐在一起,说不了几句话,话题都会转向姐姐的案子。父亲的脾气也愈发古怪,时常因小事动辄发火,村里有个婚丧嫁娶,也不再参加。

转机发生在2020年,有一天,警方突然通知路远,要开棺验尸。他没给家里打电话,专程回了趟老家,当面把消息告诉了父亲。

路跟满的反应出奇平静,只说了句“好”。

(2020年警方开棺验尸 受访者供图)

紧接着,这桩沉寂了近二十年的案件,重新有了进展:2021年,警方重新立案调查路亚丽被害案;2024年,嫌犯王某再次被警方刑事拘留;2025年7月,该案开庭,王某时隔二十多年再次站上被告人席。

藏在字条里的罪证

运城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显示,警方对此案重新立案侦查,系因发现了新证据。

据起诉书,2003年1月3日凌晨3时左右,王某打完麻将回到学校宿舍,二人发生争吵、厮打,王某用被子捂住路亚丽的头,掐住其脖子。后用被子裹住路亚丽,扛到校门口的一座破房子里,又用砖头砸了几下,拿刀戳了数刀。然后骑摩托车到十多里外的水井处抛尸。

与上一次不同,这次的起诉书中新提到,路亚丽的死因不能排除窒息和失血性休克。

2025年7月23日,路远早早等候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开庭后,他见到了曾是自己姐夫的王某,王某站在被告人席上较为沉默,大部分时间都垂着头。

王某和路家是同村,路家在村南头,王某家在村北头,相距约一千米。路远告诉大河报《看见》记者,虽然同在一个村,但两家在结亲前并不熟悉,“结婚8个月就出事儿了”。

(路亚丽工作的学校唯一现存房屋,已经废弃)

庭审中,公诉机关出示的多份新证据,涉及到王某亲属。

路远告诉记者,当年王某的父亲、叔叔提供了与事实不符的证明材料,这份材料在此前无罪判决中,起了一定的作用。2024年,王某再次被抓后,王某的父亲、叔叔也相继被捕,罪名分别为伪证罪、妨害作证罪,目前处于羁押状态。

其称,案件重启调查后,警方发现了王某家人当年写的一张字条,这张字条也成为再次指控王某杀人的重要证据。

据南方周末报道,字条共写了4条内容,其中第一条是:“王某和路亚丽平时经常开玩笑用被子将路亚丽捂住,这次也许出手重些,造成失手”。该字条是警方从王家最早聘请的一名当地律师(后因其家属在开庭的法院工作,需回避案件,未继续代理该案)供职的律所调取卷宗时发现的。

律师向警方表示,这张字条是王某姐姐写下给她的,想让她去看守所会见王某时,按照字条上写的内容诱导王某问话,以减轻其罪责。但她认为这样做违反律师职业道德,并没有照做,并把字条放在了案卷里。

报道称,经笔迹鉴定,字条是由王某的姐姐所写。王某的姐姐向警方承认,字条系王某母亲口述,自己执笔,称写这份材料是为救王某一命,意图将故意杀人改成过失杀人。

此后,王某的姐姐向警方写下悔过书,承诺会说服母亲配合调查。不久,警方在王某母亲处取得进展。

(2025年7月,王某故意杀人案开庭公告 受访者供图)

据新京报报道,王某母亲供述,儿媳失踪次日,她发现王某有点不正常,在逼问下,王某哭着说用被子把路亚丽捂死了。王某的父亲彼时身处看守所,也承认王某母亲和他说过儿子杀害路亚丽的事。

但在承认儿子杀人后一个月,王某母亲又向检察院、法院提交材料,否认了此前自己对警方的说法。

路远表示,法庭上,王某的父亲也作为证人出庭。但对于问询,他大多称记不清了,“法官问他问题,答不上来就问身后法警,他说啥?法警告诉他后,他就又楞在那”。

路远称,其一年前被捕时,身体状况不错,在村里还包了几十亩地,认为对方是故意不配合。

据介绍,警方仍未找到凶器,王某本人仍坚称无罪,否认指控,称当年的供述系刑讯逼供。

一名当年参与办案的民警出庭作证,称没有对王某刑讯逼供。但辩方提出异议,认为警方无法提供审讯录像,光靠自证清白其真实性存疑。

王某的辩护律师做无罪辩护,他认为新证据仍不能解决原来案件中存在的疑点,本案仍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没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依然证据不足。

该律师认为,王某虽然作过的有罪供述,但他后来翻供,等于没有供述,其亲属也不同程度否认了原来的证词,不能用来印证王某的杀人行为。

公诉机关则认为,王某的有罪供述就是直接证据,判断案件事实要有整体意识,对证据要作综合判断,个别证据有瑕疵,并不影响全案事实的认定,不能因个别证据缺失,就一概认定为证据体系不完整,从而否定全案基本事实。现有证据客观真实,证据之间可以形成完整证据链条,相互印证,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路远坐在学校旧址旁广场的长椅上)

庭审结束后,路远来到姐姐坟前,喃喃自语:“姐,案子有进展了,你弟、你爸都没放弃,坏人被抓了,等结果出来我拿着判决书再来看你。”

2025年11月11日,在路亚丽工作的学校旧址,原来的教室和宿舍已不复存在。路远坐在旁边广场上的一张长椅上告诉大河报《看见》记者,他经常来这里,“路过的时候,就想来这里转转、看看”。

“以前,我姐一发工资就给家里买好吃的,她最后一次买的东西是橘子,她现在要是在,该多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