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我看过两遍,第一遍是春节和家人在电影院看,第二遍是在电视上看,两遍看完,我估计再也不会看第三遍。
我有重复看电影的习惯,不论动漫还是真人,如果是好片,会反复不停看。看第一遍《哪吒2》,在春节氛围的烘托中,发现这类片子很出彩。加上片子里面的太乙真人讲四川话,还有三星堆等各种熟悉的元素,给人一种亲切感。
印象里,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家人看电影。父母辈很少看电影,反而弟弟妹妹们喜欢,每人贡献一张电影票,确实是难得的体验。
我记得今年大年初一的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妹妹开车,带我们一行人从镇上来到区里。自从梁平县升级成为区,我脑子里很难画上等号,一个区有电影院,不足为奇,县里有电影院,估计不咋样。
梁平日渐扩大,多年发展,分为新城和老城,电影院在新城,我们乘电梯上楼,夜里十点开始,稍微等了一会儿,外面闹哄哄,不知道看什么电影。开场十分钟检票,依次进场,入座,满座,没想到《哪吒2》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不得不说,导演饺子是会拿捏观众情绪的,片头从塑造哪吒和敖丙的肉身开始,各种逗乐,电影院笑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故事在笑和悲中不断来回,哪吒与敖丙共用肉身是喜,母亲目送哪吒离去是悲,哪吒拜见无量仙翁是喜,陈塘关遭陷害是悲……饺子在不断来回的悲喜中不停构架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引起人们随他共鸣。
从整个故事的构架来看,他有一切商业片的元素,无论故事还是画风,可圈可点,但《哪吒2》的问题在于太讨好观众,来回用两条主要的故事线拖动剧情,一条是母亲的爱,另一条是对妖精是否正邪的思考,两条线最后汇聚,又变成与无量仙翁的对战。
我看第一遍时,沉迷于它的场面与制作,无论如何,它背后的制作团队惊人,一场戏需要的人、设备,加上时间成本,剧本的来回打磨,没有数年时间,无法完成这部巨作。
我很幸运,在电影院看过,也有幸在电视上再看一遍。从观影效果来说,影院的视觉和音效,其震撼程度远超电视,更能让人沉浸其中。这也是电影院存在的原因,家里面的电视始终无法与其相比,也是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
《哪吒2》的票房很高,但参加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未必会得奖。我会不停重温《千与千寻》《机器人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动物城》等系列电影,可要我再看第三遍《哪吒2》,估计是再也不会了,《哪吒 2》的故事不够精炼,没有一根明确的主线,从而导致它只是一部成熟的动画,无法引人进入更深层的思考,更不会有人拿着放大镜去探究其内核。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故事有个特性,每部片子不是通过多条故事线进行,最后汇聚成主线,更不是票房、呼声、特效的堆砌。它需要和全世界共鸣,或者说,你的动漫需要让美国的那帮评委看明白,可讲好一个引起全世界人共鸣的好故事,其困难程度,不亚于让张艺谋再拍一部《活着》。或许,只有熟悉哪吒故事的人,在看这部动漫时,才会感同身受,外国人估计看见母爱那一段,已经不理解了。
无论如何,《哪吒2》没有参评奥斯卡是明智的决定,毕竟在我们国家,金鸡奖给了它「最佳美术片」奖,在国内没有获得肯定的电影,难不成会在国外开花?如果是,那真的会打了许多评委的脸。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