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东北6名大学生溺亡后续:企业终于发声,家属不知道找谁赔偿

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矿场实习时出事的消息,这几天刷爆了朋友圈。好好的年轻人,去参观学习,怎么就突然没了?7 月26 号,涉

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矿场实习时出事的消息,这几天刷爆了朋友圈。好好的年轻人,去参观学习,怎么就突然没了?

7 月26 号,涉事的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总算出来说话了,可大家看完更坐不住了 —— 那些最关键的问题,好像还是没说清楚。

首先,应该纠正“溺亡”一词,这又不是野外落水溺亡,应该用遇难一词比较好。

先把时间线理一理。7 月23东北大学的 6 名学生跟着老师,在内蒙古那个铜矿选矿厂看浮选工艺。谁也想不到,头顶上的格栅板突然掉了,6个学生 “扑通” 一下全掉进了下面的浮选槽里。最后,6个孩子全都没了,老师也受了伤。

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那槽里的矿浆到底有毒没?当时是不是特别烫?为什么38分钟后救援队才到?

涉事企业的选矿部部长王瑞出来说,矿浆里的矿石成分没毒,加的那些药剂也都是 “安全绿色” 的,厂家说明书上写着呢。

可网友们根本不买账。

“没毒?那 6 个孩子掉进去怎么就没了?” 有人在评论区直接开怼,“就算单个药剂没事,混在一起会不会产生啥化学反应?谁能保证?” 还有人翻出以前的新闻,“以前就听说选矿厂味道特别大,工人都得戴防毒面具,现在说没毒,谁信啊?” 更有人质疑,“厂家自己说安全就安全?咋不找个第三方来测测?”

至于矿浆温度,这位部长更是说得模棱两可,只说 “温度对浮选很重要”,压根没提当时到底多少度。这一下,网友的火气更大了。

“问你温度多少,你扯这些干啥?” 有网友急得直骂,“是不是温度太高,孩子掉进去根本撑不了多久?” 还有人猜测,“说不定矿浆是滚烫的,不然怎么会出事这么快?”

除了矿浆,那个掉下来的格栅板也成了焦点。企业说,当时是因为格栅板的焊缝有旧裂纹,学生站上去就断了。可大家一算时间就发现不对劲 —— 今年 2 月才刚 “局部更换” 过,怎么才过几个月就出问题了?

“局部更换?合着就随便修修,没彻底检查?” 有网友怒了,“这不是拿人命当儿戏吗?” 还有人发现,现场连个 “最多站几个人” 的牌子都没有,“学生们肯定不知道这板子不结实啊!”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事儿本可以避免。企业 2 月份修的时候,要是好好检查所有焊缝,可能就发现裂纹了;要是现场有个限员标识,学生们也不会挤在一块;学校和企业签的安全协议里,要是写清楚谁来盯着、出事了咋办,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现在,涉事车间已经停工了,企业的副总、车间主任还有当天的监护人员,3 个人被抓了。东北大学也暂停了所有矿山实习,开始查学校里的责任,还成立了专班处理家属的事,正跟 6 个孩子的家人谈赔偿。

可网友们还是不放心。“抓几个人就完了?” 有人追问,“以后别的学校实习咋办?会不会还有这种隐患?” 还有人担心,“别最后就赔点钱了事,必须查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

那么家属应该找谁维权,找谁赔偿?

从法律上来说,律师也说了,企业肯定跑不了。不管是正式工人还是实习学生,企业都得保证安全。这次格栅板掉下来,明显是企业没好好检查设备,安全漏洞太大了。要是查出来他们早就知道有问题却没管,那可能就涉嫌犯罪了。

学校这边也有责任。组织学生去这么危险的地方,就得提前评估风险,告诉学生注意啥。要是这些都没做到,那也得承担责任。律师估计,每个家庭可能能拿到 150 万到 200 万的赔偿,但具体多少,还得看最后责任怎么分。

6个年轻的生命啊,就这么没了。他们可能刚考上大学没多久,对未来还有好多憧憬;他们的爸妈,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现在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想想都让人掉眼泪。

现在大家就盼着,能把这事彻彻底底查清楚,该谁负责就谁负责,别让这些孩子白死。也希望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能真的吸取教训,以后别再出这种事了。

毕竟,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