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泽连斯基火急火燎要见特朗普。而美乌要谈的,是“最敏感”的议题,包括领土。这不是外交辞令的客套寒暄,而很可能是俄乌战争的剧本转折,或者说,“尾声的排练”。
据路透社披露,泽连斯基和特朗普或将讨论一项28点的新计划,内容敏感,涉及领土。注意,是“领土”。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

战争持续两年多,乌克兰从最初的“全境反攻”,到如今“战线僵持”,再到今天的“土地讨论”,这不就是从“收复”走向“让渡”的路线图?
而特朗普上台后,立场就更明确了:要钱可以,援兵不谈。更别提他在竞选期间的那句金句,“我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你以为这是豪言?不,是交易的开场白。
从战略层面看,乌克兰此时“割地求和”的可能性,其实非常高。一方面,是现实的兵力困境。弹药紧缺、兵源枯竭,反攻无力,乌军已经难以支撑长线战场。另一方面,是西方援助的边界已经明确。特朗普不会持续无条件提供资源,而欧洲早就“援乌疲劳”。
从去年起,美国对乌援助减少了近40%。而在特朗普上台的第一个月里,就叫停了两笔军援申请。这已经不是施压,这是明示:谈吧。

更别忘了,俄军也不再追求“一统乌克兰”,而是希望巩固东部领土与克里米亚走廊。一场“地盘换停火”的交易,或许早就写进了谈判草稿。
对泽连斯基来说,真正的困境不是是否谈判,而是如何“体面地认输”。他不能说“乌克兰失败”,但他可以说“为了人民,我们做出艰难选择”。他不能直接“交出土地”,但他可以说“用特区自治交换和平”。这就是政治家的语言技巧。
你还记得2023年,乌克兰议会通过的“动员法案”吗?那是全境征兵、全民上战场的信号。但你再看今天的风向,是“如何保住剩下的”。战争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还要演成胜利。
据统计,乌克兰在战争中失去了超4000亿美元GDP,三分之一人口流离失所。即使继续打下去,也没有“完胜”的可能。让出顿巴斯?割舍卢甘斯克?冻结克里米亚?也许都不是乌克兰想要的,但已经是他们仅剩的谈判筹码。

而特朗普,正好给了泽连斯基一个“下台阶”的机会。和平不等于投降。现实主义外交,本质上就是“如何用最少的代价,保住最大的生存空间”。这场战争,没有赢家。俄罗斯失去了国际声誉,乌克兰失去了领土与未来十年;而西方,只剩下账单与分歧。
真正的问题是乌克兰准备“停战”了,世界准备好“接受”了吗?和平这盘棋,表面看是交易,实则是妥协后的重启。你觉得泽连斯基该不该“割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