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路边摊贵滴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了

一这天上午没来得及在家吃早点,为了省时间,在公司楼下的路边摊买了个菜盒,一问价格,居然要四块五,心里瞬间咯噔了一下,倒还

这天上午没来得及在家吃早点,为了省时间,在公司楼下的路边摊买了个菜盒,一问价格,居然要四块五,心里瞬间咯噔了一下,倒还不至于肉疼,但也是觉得这价格可是够可观的。

这菜盒大概也就十厘米的直径,一厘米的厚度,两张薄面皮里也就是酸菜粉条的馅料。咱也是经常下厨房的,认真算计了一下,就这么一个菜盒,直接成本绝对不超过一块钱。

当然,人家摊主是自然要挣钱的,起早贪黑支摊子,烫面调馅炸盒子,都是辛苦成本,都是要产生利润的。只是,这个百分之三四百的毛利润率,着实高得有点惊人,远超我们对餐饮业百分之百的毛利润率认知了。

最最主要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像我这样的老爷们或者比我更年轻有活力的小伙子,这样一个菜盒无论如何是填不饱早晨的肚子的,要吃得差不多的话,起码得来俩,另外恐怕还得再配一杯豆浆或者稀饭,这么以来,怎么着一顿早餐十多块钱就出去了。

对普通大众来说,这样的早餐,着实是有点贵了。又不是肉夹馍牛肉夹馍什么的,贵还没贵出个荤腥名堂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去年这个时候,同样一家的菜盒,才卖三块钱一个。这一年光景,就暴涨了百分之五十,是韭菜酸菜涨了这么多,还是面粉涨了这么多?

距离单位大概一公里的地方,有一片规模颇大的夜市,上晚班的同事,经常在下了班去光顾。白班的同事如果加班比较晚,也会偶尔去消费一下。

这夜市的品种很丰富,米线包子馄饨,烤肉炸串夹馍,炒面炒饼炒拉条,臊子面干拌面汇通面,应有尽有,除了几家大大小小的门面,基本都是路边摊。

三四年前,这里的各种面,差不多都是十块钱一碗,量足味美,顶饱解馋。还有那种炸小串,不管荤素一律五毛钱一串,十块钱可以吃一大把,着实是宵夜的好去处。

大概两年前,也不知道谁家带的头或者是商量好的,一夜之间,价格普涨。所有的面,一律变成了十二块钱一碗,小串更狠,直接翻了一番,变成了一块钱一串,美其名曰串比原来大了。大了吗?大概是我眼神不好,愣是没看出来。

离谱的炸串就不说了,咱大不了不吃。那些面们,价格是赶上很多店面里了,但碗未必有店里的大,碗里的料也未必比店里面多。

自从他们涨价后,我便有很久不再去了。

直到前不久,因为加班的缘故把白班上成了白加黑,和夜班的同事一起下的班,他们几个便不断鼓动诱惑,说难得碰到一起,又好久没去了,再去感受一下城市的深夜烟火。

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去吧。吃完买单,好滴个乖乖,一碗面居然已经涨到十五块了。我们一边咂舌一边说,不来了不来了,再不来了。连原先喊叫的最凶的同事都说,吃不起,再不来了。

后来有一天,又从另一个夜市路过,看见有现包的饺子,随口问了一句多钱一碗,正包饺子的女摊主头也不抬地说,韭菜鸡蛋的十五块钱一碗,剩下的各种荤的十八块钱一碗。

一听到这价格我一下子就被吓住了,也不敢再问一碗多少个了,眼角的余光瞅到那碗也并没有多大,充其量也就装二十来个饺子。

快步离开的时候看了一下环境,并没有几个人在吃。于摊主来说,果真是人狠话不多,但于吃货们来说,这儿可是价狠人不多了。

以上三处,有夜市有早摊,普遍都涨价了,而且还是狠狠地涨,我就不由地想原因,难不成是米面菜成本都涨得厉害吗?

但貌似并不是这么回事。

我这人爱胡遛弯,经常跑步散步就到了偏远一点的地方。地方虽然偏远点,但是人未必少,尤其是在建的工程比较多。在建的工程多了,便衍生出很多为工地工人服务的路边摊来,我们习惯性地称其为民工摊。

比如,雁鸣湖地铁站旁边以及浐河两边的河堤路上,都有这种路边摊,一般都是中午出摊。

说是民工摊,吃饭的也并不局限于附近工地的工人,常常能看到钓鱼的闲转的在这吃饭。

这些地方的饭,价格就很稳定,稳定的实惠。一碗面,不管是啥面,长期都是十一块钱,快餐差不多也是十来块钱,一个陕北老汉卖的分量很足的肉很多的臊子饸饹,也只要十二块钱一碗。

这些路边摊,和前面提到的那些路边摊,一样用米面用菜用油,总不能基础成本差别很大吧?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路边摊偏远些,面向的顾客多为底层人,前面的那些路边摊都在闹市区,咱也不知道闹市和郊区的管理费能差多少,但还是不难想明白,闹市区的路边摊,肯定会觉得城里人的韭菜更好割。

除了韭菜好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显然并不是物价成本——而是这几年,路边摊发现吃地摊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意越来越好,信心难免爆棚,这种爆棚的信心,便支撑了一次又一次的涨价。

这几年,路边摊越来越多,吃路边摊的人越来越多,着实是不争的事实。疫情以后,实体店的生意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差,收入支撑不了成本,关门的也便越来越多。此消彼长,自然而然地成就了路边摊。民以食为天,人总是要吃饭,尤其是打工狗们,中午不在附近的实体店吃,就得在路边摊吃。

原本,大家普遍对路边摊还是喜闻乐见的,很多家的味道还行,价格更是比较实惠,卫生问题眼不见就为净,只要吃了没拉肚子就算合格,至于就餐环境,也就没有啥不能将就的了。

可以说,路边摊的最大优势,就是方便、实惠。

然而,当路边摊把这种时代带来的机会当成了本事,利欲膨胀自以为是更膨胀,在不断的膨胀中把自己的最大优势变成了最大槽点的时候,别以为人民群众就离你不开,非你不行。

有心之人不妨顺道看看,自家附近的路边摊,是顾客越来越多了还是越来越少了。然后回头再看看,自己单位里带餐的同事,是不是越来越多了。问起原因,楼下路边摊的价格,一不小心就成了吐槽对象。

谁的钱都不好挣,别把人民群众当傻子。路边摊就涨吧,保不准旁边的街边店又开始偷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