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前,亲戚儿子考上了 北京大学,过来找我借了 4 万。昨天来还钱,发现钱数不对,只有 21000 元。心想 是不是亲戚数错了,结果尴尬了! 五年前的一个夏天,天气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的亲戚带着一脸的喜气来到了我家。 他们家的儿子,那个从小就聪明伶俐、成绩优异的孩子,居然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在我们这个不大不小的圈子里,可是件天大的喜事。亲戚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骄傲和喜悦的光芒,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着孩子的不容易和他们家的艰辛。 我心里也为他们高兴,毕竟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就在这时,亲戚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开口说:“兄弟啊,这孩子上学需要不少钱,我们家一时凑不齐,能不能跟你借 4 万应应急?”我一听,二话没说,立马就把钱借给了他们。想着孩子的前途重要,这点忙能帮就帮。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我自己的日子也是有苦有甜,偶尔也会想起那借出去的 4 万块钱,但从来没有主动去催过亲戚。 就在昨天,亲戚突然来到我家。一进门,他就满脸愧疚地把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我,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我接过信封,心里还挺高兴,想着这钱总算是还回来了。 可是当我打开信封一看,里面的钱数不对啊,只有 21000 元。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这是不是亲戚数错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哥,这钱是不是数错了呀?我当初借给你们的可是 4 万啊。”亲戚一听,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兄弟,不瞒你说,这几年家里出了不少事儿。孩子上学期间生了一场大病,花了不少钱。而且我和你嫂子的工作也不顺利,收入大不如前。这 21000 元,还是我们东拼西凑才凑齐的。” 听到这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我能理解他们的难处,可是这少了将近一半的钱,我心里也难免有些失落。 这时候,我的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说:“人家都这么难了,能还一部分就不错了,别计较了。”另一个小人却说:“那可是 4 万块钱啊,不是小数目,怎么能说少就少呢?” 我纠结了好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兄弟,我也不为难你,剩下的钱你以后宽裕了再还。” 他感激地看着我,连连道谢。 送走他之后,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事儿让我明白,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但面对现实的困难,又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结。 不知道大家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