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 8 大车企利润不及丰田一半!揭秘430 亿利润背后的密码

日本丰田汽车最新出炉的财报,让车企的盈利能力重回公众视线。2025年第三季度,丰田实现净利润9320亿日元(约合430亿

日本丰田汽车最新出炉的财报,让车企的盈利能力重回公众视线。

2025年第三季度,丰田实现净利润9320亿日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已公布业绩的中国八大盈利车企——比亚迪、奇瑞、赛力斯、长城、上汽、长安、一汽解放与东风股份,其三季度利润总和为203.55亿元,不到丰田一半。

而北汽蓝谷和广汽集团在Q3则仍然深陷亏损泥淖,亏损额分别为11.17亿元和17.74亿元。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国累计零售1925万辆,同比增长7.9%。在销量攀升的另一面,中国车企急需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营收方面,乘联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汽车行业收入78235亿元,同比增7.8%;成本68867亿元,增8.6%;利润3483亿元,同比增3.4%;汽车行业利润率4.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丰田 vs 中国车企:利润鸿沟的本质

单车利润:丰田约18,000 元(430 亿 ÷237 万辆),中国八大车企平均仅1,100 元(203 亿 ÷1800 万辆)。

利润率:丰田10%,比亚迪5.2%,行业平均4.5%。

丰田的净利润提升,一方面原因是持有大量海外资产,日元贬值带来显著汇兑收益,通过资本运作弥补整车业务利润缺口,非经营性收益成为增长引擎;另一方面是其技术路线——全球混动市场绝对主导,HEV 车型占全球销量 40%,贡献超 60% 利润。我觉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精益生产 (TPS) 的极致管理模式。

TPS 核心实践:

零库存管理:视库存为浪费,中转基地货物流通时间控制在 4 小时内;

全面质量管理:零部件储备量趋于零,迫使生产 100% 合格产品,质量成本占比降至 0.8%(行业平均 2.3%);

供应链垂直整合:控股电装、爱信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实现 "整车 - 零件" 协同研发,既保证技术又压低成本。

设备快速切换:大型设备调整时间压缩至 10 分钟内,生产线兼容多车型,设备利用率超行业平均 30%;

均衡化生产:得益于快速换型,一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多款车型,生产线改造成本降低 20%,大幅提升资产效率;

年度精益改善:通过 3000 亿日元年度成本削减计划,优化生产流程、整合零部件供应,抵消销量下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