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特朗普猛然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

11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突然改口,说中美关系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这句话来得太突然,因为前几天他还在亚洲强调对中

11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突然改口,说中美关系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这句话来得太突然,因为前几天他还在亚洲强调对中国要“保持军事压力”。

态度转变如此之快,但结合近期美国国内的局势,这种“变脸”并不难理解,与其说是中美关系突然转暖,不如说是美国自己坐不住了。

从政府停摆、军队不满到党派斗争全面升级,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一场内外交困的考验,而这场考验,已经让它无暇在外交战线上继续高举大旗。

停摆风暴下的美国乱局

如果说一国的对外政策是由实力决定的,那么此刻的美国显然没多少余力去“强硬”,政府停摆持续已久,影响已经不是“技术性”层面,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治理危机。

联邦机构瘫痪,关键民生项目停发,全国上下陷入混乱,最直接受冲击的,是那些靠联邦补助维持日常生活的家庭,尤其是底层工薪群体。

街头的救济站人满为患,不少地方的低收入群体已经开始依靠慈善组织度日,更让白宫头疼的是军队内部的情绪。

虽然战斗部队的核心人员依然按时领薪,但大量岗位职工因为预算冻结处于无薪状态,这不仅打击了军人家庭的士气,也对军队的稳定性构成了挑战。

一些军属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不满,甚至有人质疑“国家是否还值得他们为之奉献”,这类声音虽然不多,却在军内军外引发了强烈反响。

地方政府也不再沉默,多位州长公开批评联邦政府处理停摆的方式,指责特朗普政府将党派争斗凌驾于国家治理之上。

在这种背景下,白宫的对外政策自然难以保持“高压态势”。

继续与中国硬碰硬,只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压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通胀压力尚未缓解的情况下,任何对外冲突带来的成本都可能反噬到国内选情。

这种现实迫使特朗普团队不得不暂时“低头”,哪怕只是嘴上说说。

党派斗争激化

如果说内政的压力迫使白宫调整步伐,那么党派之争的加剧,则直接推动了对华策略的“温度变化”。近期,美国多州举行地方选举,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却因为奥巴马的现身而变得意味深长。

这位前总统不仅亲自站台,还在多个关键州公开抨击特朗普政府,直指其“让国家陷入功能性瘫痪”,这番话在国内引发广泛讨论,也让特朗普的政治对手士气大振。

民主党围绕政府停摆、民生危机等问题,发动了密集攻势,将白宫描绘成“脱离现实、漠视民众”的象征。

这不仅影响了地方选情,也对2026年中期选举和2028年大选的政治格局埋下伏笔。

民调显示,一些关键州的选民对当前政府表现出明显失望,特朗普的全国支持率出现波动,在摇摆州的表现更是不容乐观。

在这种环境下,“外交降温”成为特朗普团队的策略选择。对中国放软态度,不只是为了缓解外部压力,更是为了稳住内部选票,特别是那些依赖外贸的农业州和制造业地区的选民。

白宫此时突然下调部分对华商品的关税,某种程度上就是为这些选区释放“利好信号”,赫格塞思的表态,也不难理解为配合这套战术的“话术安排”。

当然,这种调整并不代表政策方向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实际行动看,美国对华遏制的主线依然在持续推进。

只是眼下政治局势过于敏感,白宫需要一场“外交缓冲”,来为内政困局争取一点时间。

缓和是假象,遏制的底色从未变

尽管五角大楼的人在镜头前说得好听,但看他们的实际动作,就很难把“缓和”两个字当真。短期内下调部分对华关税,确实能一定程度上稳定通胀,安抚选民。

但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高官仍在公开强调,要尽快减少对中国产业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领域如稀土和高科技芯片方面。

在亚太方向,美国的军事部署并未放缓,反而有加码趋势,与日本、澳大利亚的联合演训增加,菲律宾方向的军事存在也在加强。

这些动作说明,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定位并未改变,仍然是竞争、遏制、围堵的主轴。短期的“示好”,更像是为了腾挪空间,而不是改变立场。

此外,美国还在加紧与其他盟友协调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步伐,尤其在欧洲方向持续施压,要求同步其贸易和技术政策。

这说明白宫的目标还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去风险”的对华结构性布局,只不过在当前国内政治高压下,这类战略推进不得不暂时“放轻”。

对中国来说这种局势并不陌生,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从贸易逐渐蔓延至技术、安全等多个层面。

美国对华政策的反复与摇摆,归根结底是其内部政治结构和利益博弈的产物,换句话说,今天他们说“关系很好”,明天可能就推出一项新的出口管制。

关键不是听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了什么。

结语

从赫格塞思的“突变发言”看,美国的对华政策确实出现了表面上的缓和,但这并非源于中美之间的实质性改善,而是美国内部危机的倒逼反应。

特朗普政府此刻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如何对付中国,而是如何稳住国内局势、应对党争、抢回选票,这才是真正让白宫感到焦虑的“敌人”。

美国的对华政策根本目标没有改变,遏制中国发展的路线仍在持续推进。

参考资料

一边指责中国,一边称赞美中关系,美国防长涉华言论何以如此分裂? 新民晚报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