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方威胁无效,乌克兰官员很快要被打脸,北京的反制已悄然启动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上,美国财长贝森特的手指在俄乌冲突地图上重重敲击:“只要你们继续买俄罗斯石油,100%的关税随时可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上,美国财长贝森特的手指在俄乌冲突地图上重重敲击:“只要你们继续买俄罗斯石油,100%的关税随时可能砸下来!”他盯着中方代表,试图用“主权”这个词玩文字游戏:“我们尊重中国主权,但关税是市场规则。不想冒犯你们,只好请你们多交钱了。”这番看似礼貌的威胁,却让会议室温度骤降。中方代表的回应平静却如磐石:“能源采购是中国的主权权利,我们按国家利益行事。”

贝森特口中的“二级关税”本质是场精心设计的围猎。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法案,授权特朗普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最高500%的关税,而贝森特在谈判中直接亮出100%的底牌。他的底气来自一场跨大西洋合谋:欧盟和北约盟友已私下表态可能跟进,形成对俄油买家的包围网。这种“美国主攻、欧洲策应”的战术,瞄准的正是中国每日200万桶的俄油进口量。这笔交易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是美国眼中“支撑俄军费的血液”。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里亚克在基辅的办公室里看得透彻:“这是逼中国二选一:要西方市场,还是要俄罗斯廉价原油?”他预判欧盟将紧随美国实施二级关税,形成围堵中俄的“制裁铁幕”。更关键的是,美欧刚签署的贸易协定已绑定能源条款。欧盟以三年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为代价,换取关税下调。这套“美欧输血同盟”一旦运转,中国若拒绝对俄油“断供”,可能面临万亿级西方市场的集体封锁。

而波多里亚克所谓“中国必选西方市场”的断言,或许低估了东方智慧。当欧盟因高价采购美国能源导致制造业成本激增(天然气占GDP比重飙至4.7%),大批汽车零件商正将生产线迁往中国唐山;当特朗普要求印度接受25%关税时,莫迪政府转头加速与金砖国家本币结算谈判。全球贸易的河流,早非西方所能壅堵。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次日直接定性:“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句话背后藏着中国能源布局的底气:俄罗斯石油占中国进口总量不到20%,沙特、伊拉克的油轮正加速驶向东方;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突然提速,未来每年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直供中国。

波多里亚克低估了中国的战略纵深。当他说“中国比这更聪明”时,北京的反制早已悄然启动。三个月内稀土价格暴涨370%,美国军工企业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中国连续减持美债至7563亿美元,推动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关口。更精妙的是能源结算的釜底抽薪:俄罗斯对华石油交易近七成用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人民币结算同步推进。美国越挥舞关税大棒,全球去美元化的齿轮转动得越快。

这场博弈的荒谬性在于:美国一边对华威胁“买俄油就加税”,一边默许瑞典通过瑞士公司转口俄天然气;一边强逼欧盟放弃俄能源,一边自己2024年从俄进口化肥量增长37%。双重标准撕下了“规则卫士”的面具,却让更多国家看清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