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好几年 SEO,是不是发现流量越来越难抢?关键词堆了不少,外链也发了一堆,可用户就是不点击,就算点进来也留不住。其实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流量战场变了 —— 现在大家查信息,更爱问 ChatGPT、豆包这类生成式 AI,传统 SEO 的玩法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作为深圳数聚酷深耕数字营销的老兵,我们每天都在帮客户做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落地,实实在在看到不少品牌不用拼首页排名,就让 AI 主动在回答里推荐自己。今天就用大白话,把 GEO 的核心玩法拆给你,新手也能直接上手。
先搞懂:GEO 和传统 SEO 到底不一样在哪传统 SEO 像在商场里抢黄金铺位,拼尽全力让自己的店铺(网页)排在入口显眼处,等着用户主动走进来。但 GEO 完全不同,它是让 AI 成为你的 “导购员”,用户问相关问题时,AI 直接把你的品牌信息、产品优势放进回答里,用户不用点链接,就已经记住你了。
举个我们服务过的母婴客户例子:之前做 “婴儿高铁辅食” 的 SEO,写了一堆长文堆关键词,排名始终上不去。后来我们帮他做 GEO 优化,把内容拆成 “月龄 + 营养参数 + 专家背书” 的模块,还标注了每款辅食的铁含量、适合月龄。现在用户问 AI “6 月龄宝宝吃什么高铁辅食”,AI 会直接回复 “某品牌菠菜泥,铁含量 2.5mg/100g,适合 6 月龄宝宝,由儿科营养专家推荐”,客户的咨询量直接涨了 40%。
简单说,传统 SEO 是 “让用户找内容”,GEO 是 “让 AI 找你的内容,再推荐给用户”,这才是现在最省力的获客方式。
3 步落地 GEO:数聚酷实测有效的实操方法1. 先摸透 AI 的 “偏好”,投其所好才有用AI 不是随便引用内容的,它只爱挑 “权威、结构化、有数据” 的信息。我们帮客户优化时,第一步都会做 “AI 偏好调研”:
针对行业 10-20 个高频问题(比如 “深圳短视频代运营哪家靠谱”“新手怎么学 Python”),去目标 AI 引擎提问,记录 AI 常引用的前 3 个来源。比如做教育类客户时,发现 AI80% 会引用带 “具体数据 + 专家观点” 的内容,而不是泛泛的介绍。
再用工具提炼这些优质信源的共性:是喜欢问答形式,还是分步骤指南?需要第三方检测报告,还是行业标准背书?摸透这些,后续做内容才不会白费功夫。
2. 做 “AI 能拆得开” 的内容,别写大段文字传统 SEO 爱写长篇大论,但 AI 看不懂复杂段落,它喜欢 “模块化、标签化” 的内容。我们总结了 3 个核心技巧:
把长文拆成 “问答对”:比如写产品指南,别写 3000 字长文,拆成 50 + 组 “问题 – 答案 – 数据”,比如 “问:这款软件适合多少人用?答:适合 10-50 人团队,客户留存率达 85%(引用自 2025 年用户报告)”,AI 能直接摘抄引用。
给内容 “贴标签”:用 Schema 标记关键信息,比如给产品页加代码,标注品牌名、参数、权威来源,就像给快递贴单号,AI 能一眼找到重点。
图片视频要 “写说明书”:比如产品图片的 Alt 标签,别写 “好看的产品图”,要写 “某品牌办公软件 – 支持 10 人同时协作 – 响应速度≤2 秒”,AI 也能识别图片里的关键信息。
3. 技术铺路:让 AI 能快速找到你的内容内容再好,AI 找不到也没用。传统 SEO 靠关键词索引,GEO 靠 “向量数据库”—— 把你的内容转化为 AI 能读懂的 “数字信号”,存储起来。当用户提问时,AI 通过语义匹配,瞬间就能找到你的内容。
我们帮中小客户落地时,都会推荐用免费工具:用 Sentence-BERT 把内容转化为向量,存到 Pinecone(免费层够中小品牌用),再用 LangChain 把向量数据库和官网、公众号关联,确保 AI 能调用最新内容。有个做本地生活的客户,这么操作后,AI 引用率从 12% 涨到了 53%。
最后提醒:GEO 的核心是 “内容有价值”很多人做 GEO 会陷入 “只追技术不重内容” 的误区,其实 AI 本质是帮用户解决问题,只有你的内容能真正解答疑问、提供价值,AI 才会反复引用。数聚酷做 GEO 的核心逻辑,就是 “用结构化内容承载有价值的信息,再通过技术让 AI 快速找到”。
如果你的品牌还在为流量焦虑,不妨试试 GEO。不用争排名,不用堆关键词,让 AI 主动帮你推荐,这才是 AI 时代最省心的获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