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云南省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五年来全省工会女职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未来五年女职工工作,履行有关人事事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树芬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宏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省总工会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张驰代表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作工作报告。省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疆出席会议并代表省妇联致辞。

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草案)》、《关于云南省总工会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云南省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常委、主任、副主任,履行有关人事事项。

会议指出,五年来,省总工会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紧紧围绕“十四五”的主要目标任务,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在女职工思想引领、素质提升、维权服务、关爱帮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工会女职工工作政治站位显著提升、女职工建功新时代的热情显著提高、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力度显著加大、女职工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工会女职工组织活力显著增强,全省工会女职工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彰显了巾帼力量、书写了时代篇章。

会议强调,今后五年是云南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会女职工工作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阶段。全省工会女职工工作要锚定“十五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聚焦服务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按照全总“559”工作要求和省总“536”工作安排,围绕工会工作全局,实现女职工工作“532”工作目标,即:“五项行动”凝聚巾帼力量,“三项建设”夯实组织根基,“两项工作”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积极投身云南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王树芬在讲话中对全省工会女职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强调,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和工会女职工工作者要切实扛牢政治责任,团结引领女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新一届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要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有效地落实到女职工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女职工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激发岗位建功热情,组织动员女职工建新功、立新业,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展现建功新时代的“她”力量;要精准做好维权服务,用心用情为女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增强女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女职工工作新动能、新活力。坚持面向基层一线,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更加有效地发挥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作用,更加有力地汇集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上,昆明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刘辉作经验交流。昆明市总工会始终坚持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为根本,紧扣《云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落地见效,聚焦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维权难、覆盖难、保障难等问题,积极探索“源头参与、智慧普法、靶向维权”相结合的工作路径,推动女职工权益维护从“纸面”走向“实绩”,有效打造“工”字维权品牌。工作获全总女职工部部长刘红梅充分肯定。今年,《女职工法律咨询AI助手项目》入选全总“网聚职工正能量"AI应用案例。在中通、圆通、顺丰、京邦达物流等7家在昆头部平台企业,全部推动签订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为全省《规定》落地提供了示范。
一、坚持源头参与,推动政策制定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引领”转变
深入调研听诉求,摸清女职工“急难愁盼”
组织专班深入14个县(市)区、87家企业,重点聚焦“怀孕能否调岗不降薪”“哺乳期能否灵活上下班”“经期疼痛能否休息”等现实困境,收集原始诉求136条,形成《昆明市女职工权益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等3份专题报告,为省级政策制定提供基层实证支撑。
精准建言促转化,推动诉求进入法规条款
将调研中高频反映的“痛经假”“卫生费发放”“孕期不得单方调岗降薪”等诉求,以专报形式报送省总女工部,积极参与立法调研,提出可行性建议。多项建议被采纳并写入《云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联动协同建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堵点
推动建立“工会+人社+卫健+妇联”四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题协调会,形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解决”闭环链条。
二、创新普法方式,推动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打造产品化内容,让法律“看得懂、记得住”
聚焦女职工高频法律需求,组织法律专家、工会干部联合开发60个短视频,涵盖劳动合同、产假待遇、职场性骚扰维权等实用场景,同步推出15节线上普法微课,嵌入“昆明职工”小程序,实现“指尖学法、随时可用”。累计点击量突破15万人次,覆盖职工超10万人,普法内容真正“飞入寻常职工家”。
提供智能化服务,让咨询“找得到、用得上”
上线“AI法律咨询助手”,提供7×24小时在线智能答疑,支持语音输入、文字提问,系统自动匹配法律条文、判例参考和文书模板。女职工可一键生成《维权申请书》《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200余种常用法律文书,实现“零门槛、零等待”的法律支持。平台日均咨询量达200余人次,已成为女职工身边的“全天候法律顾问”。
推进融合式覆盖,让普法“沉下去、落到底”
组织女子普法宣讲团走进43家重点企业、7家平台企业开展“订单式”宣讲18场,覆盖1455人;在全市534个工会驿站设立“流动普法箱”,配备女职工权益法规手册、维权指南折页,把法律资料送到职工手边。
三、聚焦靶向维权,推动权益保障从“纸面”向“实绩”落地转变
夯实基础摸底数,全面掌握“人头账”
联合人社、邮政管理等部门,对顺丰、京东、滇约出行等7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专项排查,全面掌握254个分支机构、18个用工主体情况,建立女职工实名制台账,共登记在册女职工3470人。同步开展线上问卷,形成《新业态女职工权益需求清单》,为精准维权奠定基础。
分类协商定条款,推动保护“写进合同”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设置差异化保护条款:在快递行业,明确“弹性调休”“法定节假日轮班补休”机制;在网约车平台,约定“孕期、哺乳期女驾驶员不降低派单优先级”,保障收入稳定;在即时配送行业,探索建立女性骑手特殊保护机制;推动将“卫生费”“年度健康体检”等关爱项目普遍纳入各类平台企业专项集体合同,实现一企一策、精准保障。
跟踪监督促落实,确保权益“落到人头”
建立“维权台账+一函两书”监督机制,对合同履行情况实行动态监测。对发现未落实产假待遇、未发放卫生费等问题的企业,及时发出《工会维权意见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督促限期整改,形成“谈—签—督”闭环管理。通过持续跟踪,相关企业用工规范明显提升,带动行业整体劳动标准提高,女职工满意度显著增强。
下一步,昆明市总工会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深化“源头参与、智慧普法、靶向维权”工作机制,努力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温度、更可持续的女职工权益保障新格局,为推动工会女职工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昆明力量。
来 源:省总工会数字工会发展中心、昆明市总工会女职工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