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海淀区培星小学:家长进课堂 科普“秋叶变色”奥秘

11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一年级4班的课堂因邓昱桐爸爸的到来而格外热闹——一场以“秋天的叶子为什么会变色”为主题的

11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一年级4班的课堂因邓昱桐爸爸的到来而格外热闹——一场以“秋天的叶子为什么会变色”为主题的科普分享,带孩子们走进了自然的奇妙世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长资源为课堂注入的鲜活力量。

这堂科普课堪称“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典范。课堂伊始,邓昱桐爸爸用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数树深红出浅黄”等经典古诗开篇,将文学之美与自然之奇巧妙结合,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随后,通过清晰的叶片结构示意图,从叶柄、叶脉到叶肉、气孔,一步步带孩子们认识了“植物最容易被看到的组织”,为后续的科普铺垫了扎实的基础。

核心知识点讲解环节,邓昱桐爸爸化繁为简,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拆解了树叶变色的“密码”:叶片中藏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三类“色彩魔法师”——夏天叶绿素(蓝绿色、黄绿色)主导光合作用,掩盖了类胡萝卜素(黄色、橙黄色)的身影;秋日气温降低、日照变短,树木为过冬回收营养,叶绿素逐渐降解,黄色、橙色便自然显现;而枫树、黄栌等树木会在低温刺激下合成更多花青素,搭配叶片中的糖分,就呈现出鲜艳的红、紫色。生动的原理搭配直观的图片,让“树叶由绿变黄、变红”的科学真相不再抽象。

为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邓昱桐爸爸还带领学生开展“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趣味科学实验。活动以直观体验为核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解锁植物色素的奥秘。

更值得点赞的是,邓昱桐爸爸还融入了科学探究思维的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步骤,悄悄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用科学方法探索世界”的种子。课堂上,孩子们围着叶片标本仔细观察,针对“为什么有的树不变红”“树叶掉落后营养会去哪里”等问题踊跃提问,思维的火花在互动中不断碰撞,充分展现了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这堂家长进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科普知识,更实现了多重教育意义:既将文学与科学跨界融合,拓宽了孩子们的认知视野;又通过家长的专业分享,让课堂内容更具多元性;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参与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也拉近了家校、亲子之间的距离。

教育是家校携手共进的旅程。培星小学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家长走进课堂,分享各行各业的知识与智慧,共同为孩子们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带着此次科普课的收获,在秋日里多走进自然,继续探索树叶的秘密,发现更多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