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圣火在粤港澳大湾区点燃,当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健儿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我们心中总有一个期盼:什么时候台湾省体育代表团能再次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全运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全" 运会。回望历史,1975 年那个金秋,台湾省体育代表团首次踏上全运会赛场的身影依然清晰;凝视当下,两岸体育交流的涓涓细流从未停歇;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四年后的全运会上,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定能与各省健儿并肩而立,共赴这场体育盛会。
历史渊源:全运会初相遇1975 年 2 月,一则特殊的通知从第三届全运会筹备委员会发出,向所有台湾籍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伸出橄榄枝:"热烈欢迎组成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三届全运会"。这个消息通过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的《闽南话》节目传遍海峡两岸,四川台胞张华军在广播中深情呼唤:"我殷切期望有一支由我们台湾省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迈着雄赳赳的步伐,走在北京的体育场上。"
三个月后,台湾省体育代表团筹备处在北京正式成立。台盟组织全力动员,从大陆各省、港澳地区及海外(日本、美国、巴西、瑞士等)召集了 279 名成员,其中运动员 223 人,年龄最大的 62 岁,最小的仅 11 岁。旅美台胞杨思泽特意从伯克利大学休学一年,带着相机回到祖国参加游泳比赛;抗日英烈林正亨之子林为民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住进了当时北京最好的友谊宾馆。这支特殊的代表团参加了 16 个项目的角逐,在 103 场比赛中展现了台湾同胞的体育风采。
9 月 12 日,当《运动员进行曲》响彻北京工人体育场,台湾省体育代表团首次出现在全运会开幕式上。尽管受台湾当局阻挠,岛内运动员未能参与,但这支由海内外台胞组成的队伍,已然在新中国体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当时全国体育总会主任庄则栋所言:"台湾省体育代表团的成立,体现了台湾同胞和全国人民的战斗团结,显示了全国人民统一祖国的坚强意志。"

1975 年的那次亮相,为两岸体育交流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九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这颗种子悄然发芽。1984 年,两岸首次以官方代表团身份同时出现在国际赛场 —— 大陆以 "中国奥委会" 名义,台湾以 "中华台北奥委会" 名义参赛。在男子 60 公斤级举重颁奖台上,金牌得主陈伟强与铜牌得主蔡温义的那记握手,通过镜头传遍全球华人世界,成为两岸体育健儿在国际舞台上的历史性接触。
两年后的香港,福建省羽毛球队与台湾运动员在爱国人士王宇钦的促成下 "隔网交手"。这次半公开的交流虽属敏感,却得到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郑为元 "今后不回避" 的批复。从偷偷摸摸到不再回避,体育正在悄悄融化两岸交流的坚冰。
2025 年的广州,这幅交流图景已变得丰富多彩。"喜迎全运・广州台湾青年体育嘉年华" 吸引了 500 余名穗台港澳青少年,在轮滑、足球、网球等 10 个项目中切磋技艺;蕉门河上,来自台南的同胞与广州青年同乘龙舟,浪花飞溅间传递着 "两岸一家亲" 的温情。参与活动的台湾青年在赛后表示:"深入了解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和全运会筹备情况,这里的发展让我惊艳。" 这些交流不再需要偷偷摸摸,而是成为国务院台办重点支持的两岸交流项目,体育正成为连接两岸心灵的天然纽带。

2025 年 11 月 2 日,深圳湾体育中心的火炬传递现场,一位台商代表作为火炬手,高擎全运圣火奔跑。"既为传递火炬激动,更为作为台商代表连接两岸情感而深感责任重大。" 他的身影,正是当下台湾同胞参与全运会的生动写照 —— 以各种方式融入这场体育盛会。
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台湾青年垒球交流活动中,台湾同胞们热议着即将开幕的全运会。"全红婵跳下去都没有水花,像变魔术一样!" 一位台湾青年对跳水奥运冠军的赞叹,道出了台湾民众对全运赛场的关注。樊振东的乒乓球、苏炳添的短跑、吴艳妮的跨栏...... 这些全运明星同样是台湾观众热议的焦点。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云英所观察到的:"台湾青少年很渴望与大陆同龄人切磋,也密切关注奥运冠军们在大陆的比赛。"
从 1975 年 279 人的代表团,到如今分散在各个交流场合的台湾面孔,变化的是参与形式,不变的是两岸同胞对体育的共同热爱。当火炬手传递圣火时,当台湾青年为全红婵喝彩时,我们看到的是台湾同胞早已成为全运会不可或缺的情感参与者。

"希望加强两岸体育产业合作,打造新的体育产业链。" 在 2025 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台籍代表的建议道出了两岸体育融合的迫切需求。多位代表则表示:"尽管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但体育融合仍有巨大空间。他们越是阻挠,我们越要积极推进。" 这些声音与政府工作报告中 "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 形成呼应,为台湾省体育代表团重返全运会提供了政策保障。
从历史维度看,1975 年那支特殊的代表团证明台湾同胞从未缺席中国体育;从现实层面讲,台湾青年对全运明星的关注、对交流活动的踊跃参与,展现了融入的民意基础;从未来趋势看,体育作为无国界的语言,必然成为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最佳媒介。当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再次踏上全运会赛场,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民族情感的凝聚。
展望四年后的全运会,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支英姿飒爽的队伍必将重新集结。因为这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民族团圆的象征 —— 当五星红旗与台湾省代表团的旗帜共同飘扬在全运赛场,那才是 "全运会" 最完整的模样,才是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历史已经证明,体育能够跨越隔阂;现实正在书写,交流从未因阻挠而中断;未来终将见证,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定会回到全运会这个大家庭。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个时刻:当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台湾省体育代表团迈着坚定的步伐走来,全场响起最热烈的掌声 —— 那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跳,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