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清晨起床后喉咙干得像要冒火,说话时还带着隐隐的痛感,忍不住频繁清嗓子,可症状却总不见好转。其实,这很可能是咽喉炎在悄悄 “缠” 上你。作为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咽喉炎虽不算大病,却会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困扰,若长期忽视,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咽喉炎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发病较急,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喉咙干燥、灼热,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痛感会加剧,严重时甚至会伴随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人还会出现声音嘶哑、咳嗽有痰的情况。而慢性咽喉炎则更为常见,多由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长期用嗓过度、环境刺激等因素导致,症状相对缓和却更持久。患者常感觉喉咙里有异物,咳不出也咽不下,频繁清嗓子却效果甚微,还会伴有喉咙干痛、声音低沉、晨起恶心等表现,尤其在说话过多、接触粉尘或刺激性气体后,症状会明显加重。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让咽喉炎找上门呢?首先是感染因素,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细菌(如链球菌)的侵袭是引发急性咽喉炎的主要原因,这些病原体可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时更容易流行。其次是用嗓不当,教师、歌手、主持人、客服等职业人群,因长期高强度用嗓,咽喉黏膜持续受到刺激,容易引发慢性损伤,进而发展为慢性咽喉炎。再者是环境影响,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粉尘多、干燥或有刺激性气体(如油烟、化学气体)的环境中,咽喉黏膜会不断受到损害,降低抵抗力,增加患病几率。此外,不良生活习惯也会诱发咽喉炎,比如长期吸烟喝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咽喉黏膜;经常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让病原体有机可乘;还有饮食过于辛辣、油腻,也会加重咽喉负担,引发不适。
当出现喉咙干痛、总清嗓子等症状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缓解不适。首先要调整生活习惯,多喝温水,保持咽喉湿润,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比如梨、苹果、柚子等,都有润喉的作用,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炸、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减少用嗓频率,说话时尽量降低音量,避免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讲话,必要时可以使用扩音器,让咽喉得到充分休息。其次,可以尝试一些物理缓解方法,比如用淡盐水漱口,每天早晚各一次,能起到清洁咽喉、减轻炎症的作用;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保持室内湿度在 50%-60% 之间,能有效缓解喉咙干燥;还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润喉茶,比如菊花茶、金银花茶、胖大海茶等,但要注意胖大海不宜长期过量饮用,以免引起副作用。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急性咽喉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慢性咽喉炎则多采用含片、喷雾剂、中成药等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预防胜于治疗,想要远离咽喉炎,做好日常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坚持适量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因为感冒往往是诱发咽喉炎的导火索。其次要改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若因工作需要接触粉尘或刺激性气体,应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口罩;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再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烟酒对咽喉黏膜的刺激;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咽喉的机会;合理安排饮食,均衡营养,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食物;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最后,要注意用嗓卫生,学会正确用嗓,避免过度用嗓,在长时间用嗓后,及时休息,让咽喉得到放松。
喉咙干痛、总清嗓子看似是小毛病,却可能是咽喉炎发出的 “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咽喉健康,一旦出现不适,及时采取措施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切勿拖延,应及时就医治疗。同时,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从生活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有效远离咽喉炎的困扰,让咽喉始终保持舒适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