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家庭而言,选一辆家用车就像寻找一位 “可靠伙伴”—— 既要颜值过关不突兀,又要空间够用不局促,还得好开省油少麻烦,最好能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最近,我在 4S 店体验了比亚迪即将推出的 2026 款海豹 07DM-i,这款定位中大型插混轿车的新车,预售价在 16 万 - 20 万元之间。从实车体验来看,它在多个家用核心需求维度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接下来就从细节出发,和大家聊聊这款车的真实感受。
简约不张扬,家用审美适配大多数人买车时 “眼缘” 很重要,尤其是家用车,得让全家都觉得顺眼。2026 款海豹 07DM-i 的外观没有走激进路线,而是偏向简约实用的风格,很符合家庭用户的审美偏好。
前脸采用了纯电车型常见的简约设计,相比老款更显清爽,也多了几分高级感。最显眼的是前大灯,升级成了三合一集成灯带,不仅夜间点亮时辨识度很高,操作起来也很方便,不用反复调节就能切换模式。车身侧面线条很流畅,搭配的 18 寸双色轮毂没有过多花哨设计,运动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浮夸。
这次新车还新增了一款 “云海灰” 配色,很有意思 —— 它不是普通的灰色,在阳光下能透出细微的光泽,摸上去也能感受到车漆的质感,比常见的黑白配色多了点独特性,又不会像亮色那样难打理。车尾是贯穿式尾灯,晚上开车时,从后视镜里就能轻松认出它,安全性也间接提升了几分。整体来看,这款车的外观没有明显 “短板”,年轻人开不违和,长辈坐也觉得稳重,很适合家庭日常使用。

如今选车,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越来越受关注,但不同家庭的需求差异很大。2026 款海豹 07DM-i 在这方面做了区分配置,能适配不同用户的需求。
顶配车型的表现比较全面:车顶装了激光雷达,搭载的 “天神之眼 B - 辅助驾驶激光版(DiPilot 300)” 系统,据介绍支持城市领航辅助。我在 4S 店附近的路段简单试了试,堵车时系统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居中,不用一直脚踩油门和刹车,确实能减轻不少疲劳;开上快速路后,它还能自动识别路边的限速牌,提前调整车速;遇到前方有大货车时,会慢慢减速避让;甚至旁边车辆想加塞时,系统也能提前感知,轻轻调整车距,避免剐蹭。
中低配车型的智能辅助功能则侧重基础需求,搭载的是 “天神之眼 C” 系统,没有激光雷达,核心功能是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虽然和顶配比起来功能少了些,但对于日常通勤为主的家庭来说,也基本够用 —— 比如跑高速时开启自适应巡航,不用一直盯着车速表;车道保持功能也能避免不小心偏离车道。考虑到 16 万的起售价,中低配能有这样的基础配置,在同价位车型里也不算落后,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需要复杂的城市领航辅助功能。


家用车的核心需求之一就是 “空间”,不仅要坐得舒服,还得能装东西。我身高 1 米 82,坐进前排调整好座椅后,头部空间还有一拳多,不会觉得压抑;后排腿部空间更是有两拳左右,就算同时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显得拥挤,中间乘客的脚也能找到合适的放置位置。
内饰延续了比亚迪海洋网的简约风格,没有多余的按键,看起来很整洁。最明显的变化是换挡方式 —— 改成了电子怀挡,就位于方向盘旁边,操作起来很顺手,轻轻拨一下就能切换挡位。原来换挡杆的位置空了出来,变成了一个小储物区,放手机、水杯都很方便,不用再担心东西没地方放。
座椅的舒适性也值得一提。主副驾不仅支持电动调节,还配备了通风和加热功能;让人惊喜的是,后排座椅同样有通风和加热,这在同价位车型里并不常见。夏天坐进去,打开通风功能,后背和屁股不会闷得慌;冬天提前用 APP 开启加热,上车就能感受到暖意,家里老人孩子坐久了也不会觉得不舒服。
车内还有个 “小贴心”—— 冷暖两用车载冰箱,容量不算特别大,但夏天放几瓶冰水、冬天温几盒牛奶刚好够用。带孩子出门时,不用再担心饮料变热或牛奶变凉,这点对有娃家庭很友好。后排座椅还能调节倾斜角度,长途出行时,家人靠在上面能放松不少。后备箱空间也很实用,平时买菜放几个袋子没问题;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装两个 24 寸行李箱再加上帐篷、零食等杂物,也能轻松装下,不用纠结 “东西太多装不下”。


对于家用车来说,动力不用 “猛”,但要平顺;油耗不能高,续航得够用。2026 款海豹 07DM-i 在这方面的表现,很贴合家庭用户的需求。
它搭载了比亚迪第五代 DM 技术和 1.5T 发动机,我试驾时感觉起步很轻快,没有 “肉” 的感觉;加速过程也很平顺,没有明显的顿挫感,家人坐在后排不会觉得晃。最让人关注的油耗和续航,数据也比较亮眼:销售介绍,NEDC 工况下亏电油耗为 3.2L / 百公里,我实际开的时候,油耗大概在 3.5L 左右,就算开着空调,也没超过 4L,比很多燃油车省不少。
续航方面,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能达到 1585 公里,纯电模式下最高续航 230 公里。我算了算,平时上下班每天来回 50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不用频繁跑加油站;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只要来回在 200 公里以内,纯电模式就能搞定,完全不用用油;就算过年过节回老家,几百公里的路程,混动模式下也不用频繁进服务区加油,能节省不少时间。
另外,这款车还配备了云辇 - C 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过减速带时,震动过滤得很柔和,不会颠得人难受;快速过弯时,车身也很稳,没有明显的侧倾,开车的人有安全感,坐车的人也更舒服。

开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尤其是家用车,承载着全家人的出行,安全配置不能马虎。2026 款海豹 07DM-i 在安全方面的配置,做得比较全面。
全系标配了 TSC 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系统,销售解释说,要是在高速上不幸发生爆胎,这个系统能快速稳住车身,减少车辆失控的风险,听完确实让人安心不少。车内一共配备了 12 个安全气囊,除了常见的主副驾气囊、侧气囊,还有驾驶位膝部气囊和后排侧气囊 —— 万一发生碰撞,这些气囊能从多个角度提供保护,给家人多一层保障。
日常开车常用的盲区监测、开门预警功能也没有缺席。变道时,如果旁边车道有车辆靠近,后视镜上会亮起提示灯,避免没看到后方车辆而变道引发事故;停车开门前,要是后方有电动车或行人经过,系统会发出 “滴滴” 的预警声,防止开门时撞到人。这些配置平时可能感觉不到,但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很贴合家庭日常用车的场景。

选车不是 “买参数”,而是 “买适合自己的车”,结合 2026 款海豹 07DM-i 的特点,给大家几点具体的购车和用车建议,希望能帮你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一、根据用车场景选配置,不盲目追求顶配
如果你的日常通勤以市区为主,偶尔跑短途高速,中低配车型已经足够:基础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能应对高速路况,纯电 230 公里的续航也能覆盖多数通勤需求,没必要多花预算上顶配;
要是经常跑长途,或者每天需要在复杂城市路况(如早晚高峰拥堵路段)开车,顶配车型的城市领航辅助能大幅减轻驾驶疲劳,激光雷达的加持也让识别更精准,此时选择顶配更划算;
对颜色有要求的话,建议实地看 “云海灰” 实车:这款颜色在不同光线下质感不同,最好在晴天、阴天分别观察,确认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避免提车后觉得 “和想象中不一样”。
二、试驾时重点关注这些 “家用细节”
体验座椅舒适度:不仅要坐前排,还要让家人坐后排感受,尤其是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性 —— 比如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是否合适,坐垫长度是否能支撑大腿,避免长途坐车腿麻;
感受隔音效果:分别在低速(30-60km/h)、高速(80-100km/h)工况下体验胎噪、风噪的控制,家用车隔音好能提升乘坐体验,避免家人坐车时觉得吵;
测试车机操作:让家人试试导航、音乐播放等常用功能,看看车机反应是否流畅,屏幕分辨率是否清晰,操作逻辑是否简单 —— 毕竟家人也可能需要操作车机,太复杂的系统会影响使用体验;
体验车载冰箱:如果有带娃需求,一定要测试冰箱的制冷和制热速度,确认容量是否能放下常用物品(如宝宝的奶瓶、零食),避免 “看着有用,实际不好用”。
三、用车成本参考,提前规划更省心
电费成本:按家用充电桩 0.5 元 / 度计算,纯电模式下每公里电费约 0.15 元(按百公里 15 度电估算),每天通勤 50 公里,每月电费约 22.5 元,比燃油车省很多;
保养成本:DM 车型一般建议 6 个月或 5000 公里保养一次,基础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等)费用约 500-800 元,比同级别燃油车(约 800-1200 元)略低,每年保养两次的话,年均保养费约 1000-1600 元;
保险成本:新车首年保险(含交强险、三者险 200 万、车损险)约 6000-8000 元,后续如果没有出险,保费会逐年下降,年均保险成本可控制在 4000-6000 元。
四、提车时必做检查,避免踩坑
检查车漆:重点查看 “云海灰” 等特殊颜色的车漆,是否有划痕、鼓包或色差,尤其是车身接缝处、车门边缘等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确认配置:对照车型配置表,逐一检查是否有缺失 —— 比如中配车型是否有后排座椅加热,顶配车型是否装了激光雷达,避免 “买的是顶配,实际少配置”;
检查轮胎和电池:轮胎生产日期(轮胎侧面有标注,如 “2324” 代表 2024 年第 23 周生产)最好在提车日期前 3 个月内,避免库存胎;电池方面,让 4S 店出示电池健康报告,确认电池无异常;
测试功能:提车时现场测试座椅通风 / 加热、车载冰箱、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确认所有功能正常,避免提车后发现问题再返工。
总结:一款适合家庭的均衡型插混轿车整体体验下来,2026 款比亚迪海豹 07DM-i 没有特别突出的 “短板”,在外观、空间、智能辅助、动力续航和安全配置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均衡。虽然中低配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偏向基础,但结合 16 万 - 20 万元的预售价来看,这样的表现已经比较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