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以为我是从香港出道,其实我的演艺生涯是从台湾起步。”今年刚好入行50年的邹兆龙,坐在我对面平静地说道。

编辑
10岁入行,从台湾到香港,从洪家班到好莱坞,这位动作片传奇人物回顾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没有一丝傲气,反而带着一种难得的清醒与谦卑。
10岁入行,台湾起步的演艺路“10岁那年,我无意间踏入了这一行,现在回想起来格外幸运。”邹兆龙回忆道。他最早拍摄的是韩国、香港与台湾合拍的作品,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了不同的创作风格,也为他的表演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台湾拍戏数年后,他来到香港,迅速融入当地影视圈。“香港地方不大,拍摄地点相距不远,所以忙碌成了常态,有时候一天甚至要同时接拍三部戏。”

编辑
洪家班的磨练:年轻时没资格嚣张作为洪家班的一员,邹兆龙接触了各种不同的拍摄团队与导演。“他们让我明白:作为演员,不仅要在动作戏上做出成绩、赢得观众喜爱,文戏方面也得打磨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谈到恩师洪金宝,邹兆龙语气中充满感激:“当年离开洪家班后,有报社记者问我:‘你年轻时就没有过嚣张的时候吗?’我坦诚地说,其实也有过这样的念头,但那时候身边全是行业里的大咖,尤其是跟着洪金宝师父,根本没机会也没底气去嚣张啊。”
他笑着说:“等到后来年纪渐长,既然年轻时都没嚣张,现在为什么还要嚣张呢?重要的是‘嚣张’这两个字,早就不在我的字典里了。”

编辑
五十年从影心得:演戏先学做人今年是邹兆龙进入电影圈的第五十年。他坦言,前辈们的付出与坚守,一点一滴都刻在他心里。
“很多东西没人会手把手教你,全靠自己在那样的环境里用心感受、慢慢沉淀,才能养成属于自己的风格。而且演员这行,从来不是把戏演好就够了,戏外的为人处世同样重要。”
对于如今流行的流量比拼,邹兆龙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从来不把演员这份工作看得有多特殊,它对我而言就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一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上百人的共同努力,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根本谈不上个人的成就。”
“现在很多演员总爱比拼流量、比拼粉丝数量,但在我看来,如果身为职业演员,心思总放在这些上面,真的要打个问号:这样的路能走多远?”
不愿“说教”的前辈尽管从影50年,邹兆龙却谦逊地表示自己不够格指点年轻电影人。
“圈里有太多优秀的前辈可以传授经验,轮不到我邹兆龙来说教。”但他也观察到,一个人能否在行业里走得长远,和学历高低没太大关系,更多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
“如果一开始就选错了学习的榜样,觉得‘行业就该是这样’,行事风格难免让人反感。还好我在电影圈成长的路上,遇到的都是良师益友。”
五十年光影流转,邹兆龙用他的经历证明: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保持谦卑与专业,比追求流量和曝光更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或许,这正是他屹立影坛半个世纪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