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别人躲,他来了,他用行动提醒台湾省同胞,别忘了我们的根!

“民进党当局不尊重这段历史,想要扭曲这段历史,甚至说出‘没有什么台湾光复节’这种倒行逆施的话。”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

“民进党当局不尊重这段历史,想要扭曲这段历史,甚至说出‘没有什么台湾光复节’这种倒行逆施的话。”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苑举正

在台湾,10月25日本应是光复节,纪念1945年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时刻。然而,民进党当局上台五年來从未举行过任何纪念活动,教科书中的“光复”二字也消失无踪。

历史不容遗忘,台湾光复的真相

1945年10月2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祖国版图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历史宣告终结,台湾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当时的盛况令人动容。《台湾光复纪念歌》唱出了两岸人民的喜悦:“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这首歌曾家喻户晓,被列入台湾小学音乐教本。

台湾光复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指出:“在1943年的《开罗宣言》里明确,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其中提到台湾和澎湖列岛必须交还。到了《波茨坦公告》的时候,《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执行。”

1945年日本投降书明确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台湾正式回归祖国。10月25日的受降仪式,则是履行完了法律手续。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系列文件和法律程序,使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正式回归中国版图,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日本投降书

民进党执政后,开始有计划地淡化甚至否定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李登辉推行“去光复节”政策,取消法定假日“台湾光复纪念日”。陈水扁将历史教科书中的“光复日”改为“蒙难日”。

蔡英文上台后,变本加厉地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她不仅取消所有光复节庆祝活动,还强行修改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根据新课纲编写的新版《台湾史》教科书,充斥着“去中国化”及“媚日”内容。

民进党高官甚至公开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曾发表不当言论,否认台湾光复,甚至声称“台湾人是日本人”。这种数典忘祖的言论,引发岛内舆论强烈批评。

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

更令人愤慨的是,民进党当局对日本殖民统治的美化。2018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民进党当局竟然举办了所谓“第4届台日交流高峰会”,鼓吹“台日友好”。这种媚日行径引发台湾民众强烈不满。

在民进党当局大肆推行“去中国化”的背景下,台湾名嘴苑举正选择了逆流而上。他不仅在多个场合强调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还公开批评民进党当局的错误史观。

苑举正在谈到民进党高官否认台湾光复的言论时,直骂“太荒唐”。他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后难过得不得了,指出“日本人根本没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他始终强调一个核心观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就是中国的一个省!”

苑举正认为,祖国大陆隆重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以国家名义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是在告诉人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台湾光复这个两岸共同的民族历史记忆永远铭记心中。

对于赖清德当局刻意选择在8月15日鼓噪所谓“终战”80周年,只字不提中国人民的“抗战”,甚至荒谬主张“不分同盟国与轴心国”的言论,苑举正表示了强烈反对。他认为这种刻意淡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残暴本质,抹杀抗战的正义性的行为,是典型的跪舔日本军国主义的“皇民史观”。

光复记忆背后的民族情感

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据50年间,台湾同胞“义不臣倭”,从武装抗日到各种形式抗日运动从未间断。约有65万台胞在抗日斗争中献出宝贵生命。

台湾同胞不仅在本岛抵抗日本殖民统治,全面抗战爆发后,超过5万名台湾同胞奔赴大陆投身抗日。这些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大陆,融汇到全面抗战的连天烽火之中。

台湾光复的历史证明,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潘朝阳表示:“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荣光。”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看来,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成果,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光荣,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历史荣耀。这一历史应该被铭记。

面对民进党当局篡改历史的行为,两岸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维护历史真相。2025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出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决定通过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感慨道:“台湾光复这段历史,是两岸同胞共赴国难、共承苦难、共享胜利荣光的历史证明。”

两岸各界代表一致认为,纪念台湾光复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纪欣指出,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付出重大牺牲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果实。两岸同胞命运休戚与共,曾共赴国难。

台湾两岸统合学会执行长郑旗生表示,今日,“台独”分子鼓吹日本殖民统治是“德政”,以“台湾地位未定论”蛊惑民众,这种以扭曲的历史观斩断两岸渊源脉络的恶劣做法,是自绝于中华民族。

历史记忆唤醒民族认同

台湾光复的历史记忆,对于唤醒民族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台湾抗日先贤的前仆后继,展现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这些历史记忆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潘朝阳指出,“台独”把光复节称为“终战”,是用一个比较中性的名词淡化历史意义。站在历史的角度或春秋大义的角度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

民进党当局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已经对台湾青年一代产生了深刻的不良影响。台湾青年代表王正指出,从李登辉、陈水扁到蔡英文,台湾课纲教材“台独化”和“去中国化”令人触目惊心,充斥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媚日史观。

面对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全面洗脑,台湾社会各界需要激浊扬清、刮骨疗毒。台湾少数民族青年杨品骅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杀戮、迫害,批评“台独”势力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篡改历史真相的行为。

台湾名嘴苑举正站在镜头前,情绪激动地抨击民进党高官否认台湾光复的言论。他的声音在岛内或许并非主流,却道出了不可否认的历史真相。

“祖国强大了,中国不会再受人欺凌了。”中共地下党员、革命烈士李苍降之女李素慧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的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两岸同胞共同守护民族记忆的行动进入新阶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无论“台独”势力如何篡改历史,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