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开源AI模型“大杀四方”,连美国企业也纷纷倒戈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正在快速变动,太平洋西岸,投资者对AI的信心受到打击,“泡沫论”甚嚣尘上;我们这边反而有一些让人欣喜的好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正在快速变动,太平洋西岸,投资者对AI的信心受到打击,“泡沫论”甚嚣尘上;我们这边反而有一些让人欣喜的好消息。最终哪边能真正引爆AI,现在成了全球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智谱AI全球业务负责人李子玄日前表示,他们的国际市场品牌Z.ai在海外表现出色,过去两个月海外用户数增长10倍;公司旗舰模型GLM-4.6推出之后,智谱AI的API活跃用户数达到10万,免费聊天机器人用户达到300万。

来自Kilo Code的数据显示,GLM-4.6是该平台有史以来被采用速度最快的模型,主要是因为它的成本低于美国同类产品,而且性能足够出色。正因如此,在短短12天内,GLM-4.6的token使用量增长了94倍。

中国速度在AI上再次得到体现

一年前,如果有人说中国引领AI,可能还会被嘲笑,但今天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截至2025年年中,中国发布的开源大型语言模型数量超过全球任何一方,且下载量已经占据榜单主导地位,DeepSeek、通义千问、MiniMax和Kimi不再是小众名字。

评测机构指出,评分最高的10个开源模型中有8个来自中国,而且未来中国的领先优势还将扩大。

一份源自The Atom Project的全球模型追踪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开源模型的下载量攀升至约5.5亿次,美国的同类产品则止步于4.75亿次。

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印证中国AI的发展,分析师预计,今年中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会增长25%。

高盛香港地区高管姜朗霆(Ronald Keung)和赵梓峰(Timothy Zhao)指出,中国的AI目前主要服务于国内客户,开始转向自主AI芯片和硬件;一些企业开始获得订阅收入,在海外也将获得增长机会。

乐观者认为,明年中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在AI领域的投资预计将达700亿美元。有消息显示,中国一家头部企业在2032年之前准备将数据中心容量扩大10倍。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AI投资并不算多,即使明年投入700亿美元,也只相当于美国的15-20%。

今年春节时DeepSeek突然走红,它成为中国AI发展的转折点,目前中国已经有多款大语言模型下载超亿次。在硬件领域,中国AI产业链也在快速完善。不到一年前,中国企业会将大量资本用于采购外国芯片,有时占比甚至超一半,但现在开始转向,更偏爱国内厂商。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AI都面临创收挑战,中国尤其如此。中国AI约有90-95%的收入来自国内,这意味着维持增长难度更大,也意味着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等待中国企业开拓。

高盛认为,未来中国AI来自海外的收入将持续增长,很快中国将在亚洲、中东、拉美建设数据中心。

由于中国多模态AI模型不断进化,视频生成、图片编辑和物体识别成为中国AI最容易变现的场景。在视频和图片编辑领域,中国AI的海外收入已经超过国内。

行业人士指出,2023年行业关注的是规模,2024年开始瞄准推理能力、思维链,现在是技术演进的第三阶段,主攻混合专家模型(MoE);目前支撑技术前进的主要是混合专家模型(MoE),正是该技术的进步给中国带来了赶超机会。

中国模型崛起的核心在于“以少胜多”,反观美国,部分关键模型(如Anthropic的Claude)完全拒绝MoE,即使采用,对成本效率的重视也不如中国厂商。现在中国更进一步,开始围绕MoE进行创新。

“中国将会赢得AI竞赛”

对中国AI模型最有信心的可能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

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赢得AI竞赛。”可能是感觉到措辞过于偏向中国,黄仁勋随后修正说“中国只落后一纳秒”。他建议美国奋勇争先,赢取全球开发者支持,从而占据上风。

美国对中国AI持负面态度,不断加强管制,损害了英伟达利益,所以我们不应对黄仁勋的“吹捧”过于重视。但黄仁勋认为中国将与美国争夺开发者,而美国渐渐处于下风,这一担忧不无道理。

最近几周,形势似乎出现了微妙转变。外界一直担忧,中国低成本AI开源模型将会吸引全球用户,诱使他们抛弃美国产品,现在这种现象越发明显。

风险投资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最近在播客中表示,与他合作的一家公司已经将许多工作转向Kimi K2模型。帕里哈皮蒂亚认为,Kimi K2模型比OpenAI和Anthropic的产品便宜很多。

他甚至认为:“中国AI不仅是竞争对手,而且已经开始融入硅谷的代码之中。”

有许多硅谷专业人士频频提及中国模型,间接证明了中国模型的竞争力。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是Sinking Machines Lab的创建者,他说自己的研究受到了通义千问3相关研究的影响,一些AI初创企业也受到影响。

Cursor是美国知名的编程平台,公司估值高达100亿美元。有人怀疑,Cursor使用了DeepSeek模型,因为当用户用Cursor解决问题时可能突然跳出中文。

美国AI编程平台Cognition AI则使用了智谱AI的模型,智谱AI回应称这是开源贡献带来的积极影响,间接证实了Cognition AI对智谱AI模型的调用。

今年以来,在Hugging Face平台上,通义千问模型累计下载3.85亿次,超过Meta开发的Llama,后者只有3.46亿次。Hugging Face平台上约40%的新语言模型都是基于通义千问衍生开发的,而Meta的占比只有15%。

Airbnb是美国知名互联网企业,照理说,它应该选择OpenAI产品,但Airbnb的客服机器人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两周前,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公开表扬通义千问,说它快速、优质且低价。

彭博社评论称:“在芯片上,在计算资源上,美国有优势,但中国的低成本、开源战略正迅速吸纳开发者生态……如果美国想获得长期胜利,最好反思一下硅谷为何选择中国模型。”

此外,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突破4000台,相当于去年的5倍,到今年年底有望突破2万台。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无论是机器人还是大模型,中国已经与美国模型处于同一水平,并展现强劲增长态势。(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