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女子高铁上遇生理期买不到卫生巾陷尴尬 12306回应:需自备!

一、事件始末:一场“无处可买”的尴尬2025年11月,一名女性乘客乘坐广州至长沙的G544次高铁时突遇生理期,向餐车求助
一、事件始末:一场“无处可买”的尴尬

2025年11月,一名女性乘客乘坐广州至长沙的G544次高铁时突遇生理期,向餐车求助购买卫生巾却被告知“无货可售”。在后续三小时的行程中,她一度陷入焦虑,最终由一名列车员从私人行李中取出自用卫生巾为其解困。该事件经社交平台发酵后引发广泛讨论,当事人直言:“女性生理期对卫生巾的需求与饮食饮水同等重要”,呼吁全国高铁统一提供此项服务。

二、现状调查:服务覆盖的“碎片化”困境

目前高铁卫生巾供应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已有服务覆盖:武汉、昆明、北京等部分铁路局车次已通过餐车或小程序提供卫生巾订购,长三角地区自2024年起率先试点,2025年5月国货品牌“自由点”联合铁路部门启动免费试点项目,覆盖26个省级行政区的150组列车。

缺位现实:广铁集团等多数车次仍未纳入服务范围,乘客需完全“自备”。12306客服回应称,因国家铁路局未作统一规定,各铁路局采购标准不一,导致供应断层。

这种差异暴露了公共服务标准化机制的缺失——当基础生理需求被划归为“非必需商品”,女性乘客的紧急权益便被迫让位于管理惯性。

三、争议焦点:卫生巾是否属于“应急必需品”?

铁路客服曾提出两点争议性解释:

“非强制供应”逻辑:强调未收到上级统一通知,需“逐级反馈需求”;

“个性化需求论” :部分客服以“女性可能对品牌过敏”为由,暗示统一供应存在难度。此类回应引发舆论反弹:若按此逻辑,纸巾、矿泉水等同样存在品牌偏好的商品为何能常规供应?将基础生理用品特殊化,实则是将女性正常需求边缘化。

四、破局之道:从企业合作到制度兜底

当前探索已显现两条可行路径:

市场化协作:如自由点品牌的试点项目,通过企业捐赠降低铁路部门成本压力,同步开放售卖渠道形成可持续模式;

政策强制规范:参考航空、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卫生巾供应经验(如日本新干线全线路销售),推动国家铁路局将卫生巾列入列车应急物资清单,明确“每车常备”。

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型:当高铁Wi-Fi、充电插座已成标配,关乎半数乘客健康尊严的卫生巾却仍被视作“特殊需求”,折射出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女性视角的系统性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