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曾思玉感恩戴德:感谢祖孙救命之恩,必将再次拜访致谢

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竟然躲在一个大粮食囤子后面,眼睁睁看着鬼子踹开房门,却连大气都不敢出。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的

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竟然躲在一个大粮食囤子后面,眼睁睁看着鬼子踹开房门,却连大气都不敢出。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的小命就要交代在那间农家小屋里了。你可能会问,一个八路军军官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一切都源于我那匹不听话的马!

话说那会儿,我刚从太行山来到鲁西平原,说实话,心里七上八下的。这里一望无边,不像我们熟悉的山高林密,连个藏身的地儿都难找。村民们倒是热情得很,抗战情绪高涨,可这平原上怎么跟鬼子周旋?我心里直打鼓。

"没有了青纱帐怎么办呢?"我忍不住问何参谋长。

"是啊,这是个问题,只有依靠老百姓,人民群众是座钢铁长城。"他答道。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真没把这话当回事。直到那天,我带着两个骑兵从张博士集出发,想去见杨旅长。谁曾想,天公不作美,沙尘漫天,连马都变得不听使唤。

"前面有鬼子,快往回转!"我急促地喊道,可那匹该死的马就是不听使唤。敌人发现我们了,枪声一响,两名骑兵都负了伤,我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头部血流不止。顾不上捡那顶沾满鲜血的帽子,我连滚带爬地钻进了一户老乡家的院子。

"老人家,鬼子追我来了,我在你家里躲一躲。"我气喘吁吁地说。

老大娘一看我是个受伤的八路军,惊慌地指着北屋说:"快到北屋去!"

现在想想,当时的紧张劲儿,手心全是汗。我握着上了膛的手枪,进屋后赶紧把脚印扫干净,然后一眼瞥见一个大空粮食囤子。嘿,我这小个子倒是派上用场了,一下钻进了囤子后边贴墙处。

鬼子很快就追了进来,汉奸翻译官扯着嗓子喊:"老太太,八路藏到你家里来了,快交出来!"

老人说:"我没见到有人进来。"

最让我揪心的是,鬼子抓住了那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威胁说:"八路藏到哪里,快说!"我在囤子后边听着小男孩的哭声,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这孩子说漏嘴了,我这条小命可就交代了。

"我怕,我怕!"小男孩哭着喊奶奶。

"不要哭,不要怕,我们没见到八路。"老人安慰着孙子。

听到这话,我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家人真够仗义的,敢在这种时候救八路军。

鬼子见问不出什么,一脚踹开了北屋门。那一刻,我紧张得手心冒汗,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是他们进来搜查,我就开枪跟他们拼了!

鬼子往屋里看了看,可能觉得房子太矮,黑洞洞的没见人,没敢往囤子后面查看,转身又要火柴。我立马又紧张起来,心想坏了,这帮鬼子要放火烧房子了。

谁知道他们要完火柴又说:"拿包烟过来。"我这才松了口气。

后来,鬼子提着一缸水走了,汽车喇叭声越来越远。直到老人告诉我"鬼子走了",我才从囤子后边钻出来,一再感谢她:"您和您的孙子都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来看望你们。"

后来才知道,救我的人是鲁西军区的政治部主任,我也一直记着这份救命之恩,逢年过节都去看望他们。三十年后,老人的儿媳妇找到我,说家里困难,我二话不说就派秘书带着钱去帮忙,还帮他们解决了一台手扶拖拉机。

说起来,在平原上跟鬼子周旋,可不止这一回。还有一次,我们代表团从鲁西去太行山总部汇报工作,在马头镇附近遭遇了日寇伏击。那天晚上,明月当空,我们正要通过平汉铁路线,突然发现铁路上停着一列日寇铁甲车。

徐深吉旅长派侦察人员反复观察,想等铁甲车开过去再过。可等了一两个小时,敌人没动,反而发现了我们,猛烈开火。徐旅长腿部负伤,代表团被打散。

多亏我带了骑兵班,虽然有人摔下马来,但马都跟着骑兵打转转,我们赶紧把人员、马匹集合起来。大家见面都说:"幸亏曾主任带领这个骑兵班,可起大作用了,不然我们这些人就危险了。"

徐旅长腿伤流血,我赶紧从药包里取出绑带、止血药给他包扎。后来他总说:"谢谢你亲自给我包扎,想不到你还懂医务知识。"

"这算什么,头疼脑热,伤风感冒,我自己给自己打针,自己救自己嘛。"我半开玩笑地说。

在鲁西平原上,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对付鬼子的汽车、坦克和骑兵。一开始,大家都对这些铁家伙犯怵,连我都觉得头疼。

"要不我们挖些道沟吧?"我想起之前经过济南平原时看到的网状抗日道沟。

"改造地形,这是个非常好的办法!"何参谋长拍板决定。

后来,我们成立了破路委员会,何参谋长在一次会议上用湖南方言讲:"不挖抗日道沟会死人的,不破围寨会死人的。"大家听不懂他的话,他在黑板上写了"会死人"三个大字,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从此,鲁西乡村掀起了一个挖抗日道沟的热潮。我们动员群众破路、挖道沟、平围寨,还编了一首歌:"今天平围寨啊!明天破道路啊!平围寨多,破道路长,平原抗日道沟结成蜘蛛网,军民同欢喜,敌人兵马恐慌啊!"

说实话,那时候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老百姓真的很给力。民兵、妇救会、儿童团都组织起来了,站岗放哨,检查来往行人,警戒森严。一旦有情况,敲锣打鼓,全线联防,用鸡毛信传递消息。

那些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道沟,后来在反"扫荡"中起了大作用,让我们在冀鲁豫平原上始终保持强大的有生力量。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怎么可能坚持到抗战胜利?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岁月虽然艰苦,但真的很充实。我们靠什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不就是靠老百姓的支持和智慧吗?这让我不禁想问,如果今天遇到类似的困难,我们还能像前辈们那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