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灾难发生,很多人总习惯祈祷和感动。
但说真的,所谓的祈祷、揪心、感动,统统都是廉价的、无用的。
只有警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01
过去我们总以为,买房最重要的是地段、学区、配套、增值啊。
但看到那个窜起来百米的火势,我想问一个扎心的问题:
你的小区消防是否真的过关?离消防站到底有多远?
这个问题我问了身边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
可笑吧。
你有没有检查过自己小区的消防通道?是不是被乱七八糟的杂物常年霸占?
消防车位是不是没有空过,被私家车霸占着?
物业有没有定期检查消防栓里的水压?
你知道什么是讯响器?声光报警器?火灾声报警器?火灾光报警器吗? 小区里有没有?是坏的还是能正常工作的?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少有人关注。
我们常常嘲笑香港的鸽子笼,但别忘了,上海也存在大量的老旧小区和高层住宅。
你住的房子,楼龄多少年了?电路老化了吗?消防设施还能用吗?以上我说到的问题你问过物业吗?他们给你明确的答复了吗?
再说说消防站,你可能从未在地图上搜过这个点。
上海这个超级大都市,人口密度、交通拥堵程度虽不比香港,但在国内也排在前列。
上海在努力建设更多消防站,但现实是高峰期的拥堵、被霸占的消防通道、老旧小区的狭窄通道,都可能让这黄金救援时间拉长。
所以再问一下:你家房子到底离消防站多远,高峰期要多久能到?
搜一下。
02
我看了很多官方媒体的报道,大概挖了下这场大火背后的几点原因:
一是大楼正在翻修,外墙包裹着不符合防火标准的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甚至还有易燃的发泡胶。

二是整栋大楼,42年楼龄,居住了近万人的高密度住宅,竟然没有火警铃!
底层起火时,路人已经看到,但楼上的居民一无所知,甚至有人是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才惊觉自己已身处火海。

三是香港的高楼翻修还在用竹子搭脚手架,一根根竹子层层叠叠,把大楼包得严严实实。
2025年还在用这种古老而落后的方式,很难不信是网友所说的背后利益捆绑。

四是警方已经以涉嫌误杀罪拘捕了3名工程公司的负责人 。这说明,官方已经高度怀疑,是人为的严重疏忽,甚至是为了节省成本的刻意为之,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每一个环节,都指向了这二个词:成本压缩、利润最大化。
这让我想到现在很多新房楼盘交付时的维权:
外墙脱落、管道漏水、承诺的绿化变植皮、消防栓不出水……

这些冰山一角,展露了现在期房的安全规范和建筑标准,在开发商的利润表和施工方的工期表面前,可以被灵活处理,可以用钱用关系买通。
所以啊各位,买现房吧。
期房吹得再天花乱坠,都不如你好好看一看、问一问、摸一摸小区的各个细节。
03
对高楼层祛魅。
很多人买房有个误区:楼层越高,视野越好,能看到城市天际线。
甚至觉得超高层住宅是身份的象征。
其实上海还好一点,我所知国内的一二线里,武汉最夸张,动不动五六十层的超高层。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超高层是挑战消防云梯的救援极限。
普通的消防云梯,工作高度一般在50米左右,最高能到18层。国内最顶尖的云梯,比如上海消防也配备的101米云梯,极限也就在35层左右 。

如果你住在35层以上,请记住这句话:
一旦起火,你的第一道防线,甚至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是你自己。
先想办法自救,而不是等消防车。
04
警示之后的几个建议:
一是能买低层,别买高层。
如果很喜欢高层,尽量选择30层以下的楼栋,最好是在普通消防云梯可及的18层以下。
我搜了下上海有几台101米云梯,资源蛮紧张的……

二是重审20年楼龄以上、重审一梯N户居住密集的塔楼。
你不知道电路老化、消防设施落后、管道堵塞这些系统问题是不是存在?
你也不知道1梯N户的老塔楼,因为房租便宜会有多少不守规矩的群租乱象。
三是下次看房,多从细节处看看物业负不负责,多打听、多调查。
四是自己增强安全意识:
独立烟雾报警器、家用灭火器、防烟面罩、防火毯、逃生绳等等都不贵,家里放一套。
可以不用,但不要没有。
希望以上,所有人永远都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