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乌镇水乡烟雨朦胧,在这里举行的“联想中国群英会”点燃了参会者的热情。

会上,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披露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
AI PC在国内累计销量突破280万台,第二财季占笔记本总销量超三分之一;
中国区AI基础设施营收上半财年实现高双位数增长,AI服务器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再创新高进入市场前三;
第二财季中国区AI解决方案与服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IT服务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并拉大与第二名的差距。
当AI成为全民风口,当企业智能体采纳率一年内从30%飙升至92%,当个人智能体使用率翻番至47%,整个商业世界正被一场摧枯拉朽的生产力革命重塑。在这场变革中,联想中国以无可争议的领跑姿态,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这不禁让人发问:当所有企业都在追逐AI浪潮,为何联想中国能实现“确定性领跑”?
战略层:8年磨一剑,踩准AI演进关键节点在AI领域,短期的热闹易得,长期的领跑难成。联想中国的领先,始于八年前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战略锚定。2017年,当行业还在热议数字化转型时,刘军却力排众议:“数智化代表一半还在过去,我们要直接迈向智能化。”正是在那一年,联想中国率先开启“日出东方”战略,提出“联想 智慧中国”的愿景,迈向智能化转型。
这种战略前瞻性,让联想踩准了每一个AI发展的关键节点,形成了“战略预判→动态校准→落地领跑”的完整闭环。2017年,联想开始将数据作为生产力,搭建云原生、中台化的敏态IT系统“擎天1.0”,开始两周一次的快速迭代;随后引入判别式AI技术,升级至“擎天2.0”,打造智慧客服、营销技术等核心模块;2023年,抓住生成式AI突破创造性瓶颈的机遇,升级“擎天3.0”,推出营销、销售、服务等领域智能体;2025年,在智能体AI加持下,“擎天4.0”正式登场,组建起以乐享超级智能体为核心的“硅基战队”。
八年时间,“擎天”从1.0到4.0的四次跨越,不仅是技术底座的升级,更是联想战略定力的最佳证明。
更高效的客户直达通道,则成为战略落地和业务增长的重要目标以及支撑。如今,联想政企直接触达 24 万家核心客户的 90%,中小企业直接触达规模近千万,C 端直接触达超 2.45 亿客户,占有效购买人口的 41%。这种 “零距离” 的客户连接,让战略决策更贴近市场需求,产品迭代更精准响应用户痛点,形成战略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更难得的是,联想的战略始终以技术变化为依据动态校准。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AI从“工具”升级为“可创作的员工”,联想立刻意识到AI原生组织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迅速升级战略,将AI视同员工分配职责,重构业务流程。这种“长期主义+灵活应变”的战略组合,让联想在AI浪潮中既不迷失方向,又能快速抓住机遇。
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组委会对联想的战略布局给予高度评价:“当大多数企业仍徘徊于智能体AI应用与否的困境时,联想已凭借深刻的战略洞察,从组织角度系统性思考如何向AI转型,其构想与实践为产业界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这一评价点出了联想战略领先的核心——不是被动跟随技术,而是主动以战略引领技术落地,以直达连接市场需求。
能力层:“超级装备库”,筑牢硬核底座如果说战略是方向,那么产品和解决方案就是武器,联想中国的底气,来自于其打造的“超级装备库”——一个覆盖个人AI和企业AI全域的能力体系,既为自身组织变革提供了硬核支撑,也成为对外赋能的核心底气。
在个人AI领域,联想推行“一体多端”战略,以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简称“天禧AI”)为核心,全面嵌入AI PC、AI手机、AI平板及各类AIoT设备。天禧AI的持续进化成为最大亮点,在今年已发布3.0和3.5两个版本,均基于可信计算环境下的联想个人云,完成了从设备AI到个人AI的架构迁徙。

其中, 3.5版本能够记住用户在多设备上的交互历史,构建统一个人知识图谱,并引入智能体协作架构,形成多智能体协同网络;即将到来的4.0版本,将全面增强感知、理解、记忆、规划、行动五大核心能力,从“助手”进化为“队友”,最终目标是成为用户的“个人智能双胞胎”。
依托天禧AI的强大能力,联想AI PC以代际优势领跑中国市场,累计销量突破280万台,占联想笔记本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强。数据显示,第二财季,联想AI PC周活率达42%。AI手机和AI平板同样表现亮眼,moto手机在线上小折叠品类稳居第一,消费平板在非iOS市场位列第三,销量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6%和157%。天禧AI生态也在快速扩张,目前已拥有超过5000家生态伙伴和近万名开发者,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合力。

在企业AI领域,联想打造了“AI基础设施+AI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双轮驱动体系。作为国内AI基础设施布局最全面的厂商,联想凭借“一横四纵”战略,涵盖服务器、存储、数据网络、软件及超融合等全产品线。其中,服务器业务稳居中国市场第一阵营,近两年增速第一;AI服务器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跻身x86 AI服务器市场前三。

AI解决方案与服务更是联想的王牌业务,策略是“一擎四舰”。依托擎天AI,联想构建了由xCloud智能云、联想百应、联想擎天和AI全周期服务组成的“服务航母战斗群”。其中,城市超级智能体已落地武夷山、宜昌、上海虹口等十座城市,推动智慧城市迈入4.0时代;面向中小企业的百应智能体2.0,收入环比增长141%。这些成果共同推动联想IT服务从2018年的市场第八跃升至2024年的第一,并持续拉大领先优势。

联想的“超级装备库”之所以强大,在于其“内外双驱”的进化逻辑。对内,这些产品是组织变革的工具,在营销、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场景中验证效果;对外,通过“内生外化”模式,将成熟的产品和方案输出给客户,形成“实践-迭代-输出”的良性循环。正如刘军所说:“联想中国作为集团混合式AI战略的主力军,我们的每一个产品升级,都源于真实业务场景的需求,这让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
组织层:碳硅融合,重构“人智共创”范式技术可以模仿,产品可以复制,但组织能力最难被超越。联想最深刻的变革,不仅在前台,更在后台,其正在打造一个真正的AI原生组织,核心在于碳硅融合的协作模式、“超级个体” 的涌现与人机共生的文化氛围。
联想AI原生组织以 “梳理 - 试点 - 推广 - 迭代” 为闭环,将业务流程拆解为 L1 到 L6 六个层级,逐层识别可被硅基赋能的场景,通过预估收益排序确定投资方向,小规模试用验证后再大规模推广。在这一过程中,原本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逐渐转变为网状、液态的灵活组织。“超级个体”的涌现为组织注入活力,而人机共生的文化,则让碳硅融合的组织变革深入人心。
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的落地是碳硅融合的关键实践。作为 “智能体军团” 的核心成员,这款面向客户、商业伙伴等群体的企业超级智能体,可跨设备、跨生态调用企业全链条数据信息,今年 6 月上线以来已创收超18亿元,周活破百万,“双 11”期间销售额占官网销售的 32%。

刘军提到,下半财年将全面推进客户直营,并在战略层面锤炼“碳硅融合”战队。其中聚焦后者,联想中国区将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梳理从L1到L6六级业务流程,并在识别和盘点相关的AI应用场景后,引入智能体“硅基同事”,预计财年内将有超170个智能体融入业务流程,L4级流程的AI渗透率超24%。
后记:AI浪潮中的“超级航母”若将当下的AI浪潮比作一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远洋,那么联想中国就像是一艘装备精良、体系完备的“超级航空母舰”。

这艘“航空母舰”的核心底气,首先来自战略层那套精准的“全域导航系统”。就像航母需要依靠卫星定位、雷达探测来锁定航线,联想的八年战略布局叠加全面推进的客户直营模式,通过对AI技术演进的敏锐预判、对业务需求的深刻洞察,为自身划定了清晰的前进路径。
而支撑这艘航母驰骋的,是能力层构建的“全维度作战装备库”。如果说航母的甲板上需要搭载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等各类机型,才能实现制空、侦察、运输的全方位作战,那么联想的“超级装备库”就是为AI时代量身打造的“作战体系”。
更关键的是,组织层打造的“碳硅融合船员团队”,为这艘航母注入了持续前进的动力。航母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装备,更取决于船员的协作效率。联想通过“超级个体”培养、人机共生文化建设,以及乐享超级智能体等实践,让碳基员工与硅基员工形成了高效协同的“船员体系”。
AI的黄金航程才刚刚开启,而联想中国这艘“超级航空母舰”,已经扬起风帆,朝着更广阔的“AI新大陆”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