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金不换”的绿水青山,“砍不完”的广西桉树

广西,一片被绿色眷顾的土地。广西拥有森林面积2.15亿亩,覆盖率达60.2%,常年保持着优良的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更是全国

广西,一片被绿色眷顾的土地。

广西拥有森林面积2.15亿亩,覆盖率达60.2%,常年保持着优良的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更是全国排名前列,山清、水秀、天蓝,得到了“生态优势金不换”的盛誉。

与此同时,广西还有另一个引人瞩目的角色——桉树。它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广西林业图景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那么,广西究竟有多少桉树?

多,很多,非常多!很多人心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隐约感觉到“怎么砍都砍不完”,但真实的数字远超想象。

虽然广西引入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前期仅为庭院绿化、四旁树种,发展不温不火,即使到了2020年,种植面积也不过200万亩。

广西桉树的高光时刻,始于2002年。

2002年4月,广西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利用良好的雨热条件,鼓励发展以桉树、相思、松树等速生丰产林。

春风吹战鼓擂,广西各地迅速掀起了史上罕见的植树造林热潮。很快,桉树就以生长快、成林早、木材多、效益高等特点,力压相思、马尾松、杉木等,从推荐树种中脱颖而出,以每年200万亩左右的增长速度突飞猛进,500万亩、1000万亩、1500万亩……

2010年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达到1850万亩,首次成功取代广东,登顶“桉树王者”之位,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省份。

此后的广西桉树如同开挂一般,稳步攀登、一路向上,2011年突破2000万亩,2014年达到3000万亩,2019年达到4000万亩……

2021年超过4500万亩,达到了4550万亩,此后无法查到详细的种植数据。

根据广西“连续16年每年植树造林规模超300万亩”的造林数据,保守估计广西桉树现有总量在5000万亩以上,稳居广西人工林树种之首,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例超过50%。

如果以每亩种植100株计算的话,那么广西桉树的总数高达50亿棵。

对,没错!是50亿棵。

这个巨量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以广西常住人口5013万人计算的话,相当于每个人拥有1亩桉树;相当于每个人种有100棵桉树。

那么,为什么说广西桉树“砍不完”呢?难道是吹N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广西木材生产的数据。

凭着快速扩张的桉树,2006年广西木材产量广西木材产量突破了600万立方米,达到了创纪录的682万立方米,第一次超过了东北林区,登上全国木材产量第一的宝座。而后的广西木材产量稳步攀登、一路向上,2008年第一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48万立方米,1500万,2000万,2500万,3000万,3500万,4000万……

2024年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广西木材采伐5923.08万立方米,木材产量4620万立方米,其中的桉树木材占比达到80%以上,即桉树木材产量超过3700万立方米。

很多人会问,广西每年生产如此之多的木材,会不会步东北林区的后尘,难以为继,陷入无林可采的窘境吗?

答案,是否定的!

2015年,广西森林蓄积量7.4亿立方米;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9.78亿立方米,足足增加了2亿多立方米,而且可采伐率超过60%!

如果最新的调查数据出炉,那么这个数字估计会更大。

木材采伐量越来越大,森林蓄积量却越来越多!

矛盾吗?不可思议吧?

这看似矛盾的“不可思议”,广西是怎样做到的呢?

首先,发挥自身优势。广西虽然平原少,但山地多,山地面积占比62.05%,山地资源充足,而且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盈,热量丰富,物种资源多,林木生长快,有着得天独厚的林业发展条件。

第二,科技强力支持。广西立足全区特色资源,在主要用材林、木本香料、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选育出一大批林木新品种和良种,研发了一大批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了一大批新成果和新应用,有效支撑广西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林场示范效应。广西的国有林场已经实现了从“山大王”到“山总裁”的蜕变,在新品种引种、新技术推广、新业态培育、新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积极“走出去”,与各市县合作,在国家储备林、桉树种植、发展油茶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拥有充足山地资源的广西,自然要千方百计做好“山文章”。而根植于八桂大地的桉树,就是广西“绿色文章”的主要角色、实力担当。

徘徊丛林里,深耕细作间,桉树不仅是广西经济账本上的数字,更是广西协调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凭着桉树,广西既收获了“看得见”的金山银山,更守护了“金不换”的绿水青山。